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记忆】毛宗俊:门道在脚下 担当在心中

©原创 姜晴 2020-08-05 09:47

从火热的锅炉旁走进火热的新闻事业,从手握铁锹、钢钎到手执书写百姓情怀的笔,已退休的淮安日报原总编办主任毛宗俊,至今记得1984年7月那个下午,得知被报社录取时,雨后斜阳正明媚。从那时起,在新闻报道这块沃土上耕耘近三十载,他的一篇篇报道,记录着淮安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刻进了《淮安日报》发展的年轮。

走进新闻事业 发稿签上的“批语”见证蜕变

“到报社之前,我没干过新闻,甚至通讯员也没当过。”时隔三十多年,回忆起从淮阴市第三招待所锅炉房出来,走进报社的那一刻,毛宗俊坦承,自己是有些忐忑的。那是《淮海报》复刊的第二年,适逢改革开放初期,一切百废待兴。为了满足报社发展的需要,《淮海报》面向社会招聘了10名记者,毛宗俊怀着对新闻事业的憧憬和热忱,有幸成为其中一名。

新闻是什么?记者是什么?毛宗俊一时困惑。他的第一次采访,是参加一个科研成果新闻发布会,写了800多字的文稿,见报仅几十字。值班领导在发稿签上给此稿“批语”:许多东西游离于主题之外。1985年春天,他到宿迁耿车采访,一个多星期的辛苦采访自不必说,返回后累了几个通宵,连着写了8篇“系列报道”上交,结果发稿签上的红笔“批语”是:重写。

“零基础”造成的挫折,并没有跟随毛宗俊多久。正是因为不懂,他才更加对新闻事业心怀敬畏,花更多心思和精力去钻研和实践。他向有深厚功底的资深记者学习,向精通业务的领导、老师学习,研读新闻书刊,留心同事成功之作中是如何遣词造句、提炼主题……“芝麻,开门!”像阿里巴巴掌握了开山洞大门的密语一样,毛宗俊在勤学苦练中找到了新闻创作的门道。把“批语”当作鼓励,用心对待写下的每个字,毛宗俊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原来山重水复之中,还有那么一条路,只要你留心发现,只要你不荒不嬉,只要你勤勉努力融会贯通不断创新,你就会在付出艰辛再得到快乐的回报中,走进柳暗花明走进一片艳阳天。”他感叹道。

1986年,毛宗俊主笔的《奋战淮阴港》获江苏省好新闻评比三等奖。1989年,他采写的《绿色情思》获江苏省好新闻评比二等奖。从第一篇“豆腐块”刊出,从第一张获奖证书捧到手里起,毛宗俊有了逐渐清晰且顽强坚定的信念:“新闻这条路是我不二的选择,尽管它有辛劳,还有焦虑甚至痛苦,但我无怨无悔。”

深入农村基层 执手中笔写心中义

《啃下“费诺力”的人们》《绿色情思》《扶贫之歌》……这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闻作品,至今读来依然令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而这些优秀新闻作品的背后,是优秀新闻记者的辛勤付出。从成为一名新闻记者开始,毛宗俊就坚信,真正的新闻,在脚下。“好的作品是跑出来的,新闻采写不是空穴来风不是空中楼阁不是纸上谈兵,它需要发现,要发现就要全面出击深入新闻事实的各个方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淮安面积很大,但道路和公共交通不是很发达。”毛宗俊回忆,每次到宿迁、灌南等偏远县的乡村采访,常常赶路的时间就要一天,而且当时农村公交班车少,为了赶采访,他常常骑自行车下乡,一骑就是几十公里。为了完成《扶贫之歌》《情洒贫困县》两篇工作通讯,毛宗俊走访了沭阳的各个乡镇、相关部门;为了写好《绿色情思》,毛宗俊对在荒滩上植树造林的张发善老人,跟踪采访了两年多的时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了,自然收获也多。对毛宗俊来说,艰苦的采访报道,不仅将真善美的典型向读者做了宣传,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在每一次的感动中升华着。他说,在淮安振兴的征程中,涌现出了一个个鲜活典型的先进人物事迹。采访报道的过程中,记者也常常被他们的激情和责任心所感染,为他们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奉献精神而感动。最让毛宗俊记忆深刻的,是涟水县灰墩办事处王嘴村原村党总支书记王伟章。“王嘴村多年难脱穷困,1995年5月,280多位村民联名上书当时的灰墩乡党委,要求在乡酒厂工作、曾做过村委会主任的王伟章回王嘴担任党支部书记。”毛宗俊讲述,当时王伟章因直肠癌动过手术、身体虚弱,但他毅然回村挑起这副担子。他经过考察,带领村民开展小麦制种,随后又开展洋葱、水稻、玉米制种,把王嘴村打造成了淮安市知名的良种繁育基地。2000年后,随着中心村建设,村民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小楼,腾出的土地种植果树,半数村民依托集市开店办厂搞服务,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王伟章却积劳成疾,癌症复发,于2008年去世。这让一直追踪报道王嘴村致富故事的毛宗俊至今仍唏嘘不已。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在毛宗俊看来,新闻记者的品格在于敢于担当,他们不仅传播真善美,在揭露假恶丑方面同样义不容辞。他曾以《淮河上有座“坑人闸”》为题,报道上世纪90年代初泗洪县境内一处船闸上的“闸霸”对渔民强买强收的事情,引起了当地的重视和调查处理,最终还渔民安宁的生活。“新闻报道是展现媒体责任与风格的窗口,更是体现新闻记者责任与担当的载体。”他说。

回望三十余年 感受“淮报”永远的年轻

作为一名老报人,毛宗俊难忘最初拿着小本子在乡村田头采访的日子。“没有录音笔、没有电脑,采访本、笔、稿纸,就是文字记者的全部家当。”采访回来后,记者就在稿纸上创作,修改完善后再抄写一稿交编辑部,编校完成后,送到印刷厂用铅字排版印刷。一篇篇记录着时事的报道,就这样带着油墨的香味走进淮安人的生活。“走过铅与火,我们的报纸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传播效果,从四开四版、一周三刊,到后来的对开四版、对开八版,每天都有报纸。”毛宗俊说。近几年来,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他仍时刻关注着报社的发展,尤其报社在媒体融合发展中的探索。

“我在报社工作了近三十年,总感觉这张报纸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场。这种气场中,饱含着坚守社会良知和公平正义的责任感,务求思想解放与创新的使命感。这种气场凝聚、激发着青年报人,也形成了这张报纸独特的魅力。”毛宗俊说。

融媒体记者 姜晴

融媒体编辑 张晓剑

从火热的锅炉旁走进火热的新闻事业,从手握铁锹、钢钎到手执书写百姓情怀的笔,已退休的淮安日报原总编办主任毛宗俊,至今记得1984年7月那个下午,得知被报社录取时,雨后斜阳正明媚。从那时起,在新闻报道这块沃土上耕耘近三十载,他的一篇篇报道,记录着淮安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刻进了《淮安日报》发展的年轮。

走进新闻事业 发稿签上的“批语”见证蜕变

“到报社之前,我没干过新闻,甚至通讯员也没当过。”时隔三十多年,回忆起从淮阴市第三招待所锅炉房出来,走进报社的那一刻,毛宗俊坦承,自己是有些忐忑的。那是《淮海报》复刊的第二年,适逢改革开放初期,一切百废待兴。为了满足报社发展的需要,《淮海报》面向社会招聘了10名记者,毛宗俊怀着对新闻事业的憧憬和热忱,有幸成为其中一名。

新闻是什么?记者是什么?毛宗俊一时困惑。他的第一次采访,是参加一个科研成果新闻发布会,写了800多字的文稿,见报仅几十字。值班领导在发稿签上给此稿“批语”:许多东西游离于主题之外。1985年春天,他到宿迁耿车采访,一个多星期的辛苦采访自不必说,返回后累了几个通宵,连着写了8篇“系列报道”上交,结果发稿签上的红笔“批语”是:重写。

“零基础”造成的挫折,并没有跟随毛宗俊多久。正是因为不懂,他才更加对新闻事业心怀敬畏,花更多心思和精力去钻研和实践。他向有深厚功底的资深记者学习,向精通业务的领导、老师学习,研读新闻书刊,留心同事成功之作中是如何遣词造句、提炼主题……“芝麻,开门!”像阿里巴巴掌握了开山洞大门的密语一样,毛宗俊在勤学苦练中找到了新闻创作的门道。把“批语”当作鼓励,用心对待写下的每个字,毛宗俊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原来山重水复之中,还有那么一条路,只要你留心发现,只要你不荒不嬉,只要你勤勉努力融会贯通不断创新,你就会在付出艰辛再得到快乐的回报中,走进柳暗花明走进一片艳阳天。”他感叹道。

1986年,毛宗俊主笔的《奋战淮阴港》获江苏省好新闻评比三等奖。1989年,他采写的《绿色情思》获江苏省好新闻评比二等奖。从第一篇“豆腐块”刊出,从第一张获奖证书捧到手里起,毛宗俊有了逐渐清晰且顽强坚定的信念:“新闻这条路是我不二的选择,尽管它有辛劳,还有焦虑甚至痛苦,但我无怨无悔。”

深入农村基层 执手中笔写心中义

《啃下“费诺力”的人们》《绿色情思》《扶贫之歌》……这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闻作品,至今读来依然令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而这些优秀新闻作品的背后,是优秀新闻记者的辛勤付出。从成为一名新闻记者开始,毛宗俊就坚信,真正的新闻,在脚下。“好的作品是跑出来的,新闻采写不是空穴来风不是空中楼阁不是纸上谈兵,它需要发现,要发现就要全面出击深入新闻事实的各个方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淮安面积很大,但道路和公共交通不是很发达。”毛宗俊回忆,每次到宿迁、灌南等偏远县的乡村采访,常常赶路的时间就要一天,而且当时农村公交班车少,为了赶采访,他常常骑自行车下乡,一骑就是几十公里。为了完成《扶贫之歌》《情洒贫困县》两篇工作通讯,毛宗俊走访了沭阳的各个乡镇、相关部门;为了写好《绿色情思》,毛宗俊对在荒滩上植树造林的张发善老人,跟踪采访了两年多的时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了,自然收获也多。对毛宗俊来说,艰苦的采访报道,不仅将真善美的典型向读者做了宣传,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在每一次的感动中升华着。他说,在淮安振兴的征程中,涌现出了一个个鲜活典型的先进人物事迹。采访报道的过程中,记者也常常被他们的激情和责任心所感染,为他们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奉献精神而感动。最让毛宗俊记忆深刻的,是涟水县灰墩办事处王嘴村原村党总支书记王伟章。“王嘴村多年难脱穷困,1995年5月,280多位村民联名上书当时的灰墩乡党委,要求在乡酒厂工作、曾做过村委会主任的王伟章回王嘴担任党支部书记。”毛宗俊讲述,当时王伟章因直肠癌动过手术、身体虚弱,但他毅然回村挑起这副担子。他经过考察,带领村民开展小麦制种,随后又开展洋葱、水稻、玉米制种,把王嘴村打造成了淮安市知名的良种繁育基地。2000年后,随着中心村建设,村民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小楼,腾出的土地种植果树,半数村民依托集市开店办厂搞服务,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王伟章却积劳成疾,癌症复发,于2008年去世。这让一直追踪报道王嘴村致富故事的毛宗俊至今仍唏嘘不已。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在毛宗俊看来,新闻记者的品格在于敢于担当,他们不仅传播真善美,在揭露假恶丑方面同样义不容辞。他曾以《淮河上有座“坑人闸”》为题,报道上世纪90年代初泗洪县境内一处船闸上的“闸霸”对渔民强买强收的事情,引起了当地的重视和调查处理,最终还渔民安宁的生活。“新闻报道是展现媒体责任与风格的窗口,更是体现新闻记者责任与担当的载体。”他说。

回望三十余年 感受“淮报”永远的年轻

作为一名老报人,毛宗俊难忘最初拿着小本子在乡村田头采访的日子。“没有录音笔、没有电脑,采访本、笔、稿纸,就是文字记者的全部家当。”采访回来后,记者就在稿纸上创作,修改完善后再抄写一稿交编辑部,编校完成后,送到印刷厂用铅字排版印刷。一篇篇记录着时事的报道,就这样带着油墨的香味走进淮安人的生活。“走过铅与火,我们的报纸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传播效果,从四开四版、一周三刊,到后来的对开四版、对开八版,每天都有报纸。”毛宗俊说。近几年来,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他仍时刻关注着报社的发展,尤其报社在媒体融合发展中的探索。

“我在报社工作了近三十年,总感觉这张报纸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场。这种气场中,饱含着坚守社会良知和公平正义的责任感,务求思想解放与创新的使命感。这种气场凝聚、激发着青年报人,也形成了这张报纸独特的魅力。”毛宗俊说。

融媒体记者 姜晴

融媒体编辑 张晓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