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89岁老党员吴迎时:70年党龄,77本日记跨越山海映照初心使命

©原创 周凌 杜勇清 2021-06-05 09:25

你是否有写日记的习惯?如果一个人写日记,一写就是70年,他会在日记中写些什么?

在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西路的一个居民小区,生活着一位老人,今年89岁,他从1951年开始写日记,至今已写下日记77本。

老人名叫吴迎时,1949年参军,1951年在抗美援朝战场的枪林弹雨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至1970年参加国防建设,1974年至1982年奉命在新疆天山修筑独库公路,后从部队转业回到清江市(现清江浦区)工作,1993年底离休。

耄耋党员吴迎时  杜勇清 摄

70年光阴,77本日记,跨越山海,穿梭时空,每一本、每一页,在老人的眼中都视若珍宝。翻开这些日记,跃然纸上的不只是笔墨心血,更是对非凡岁月、家国变迁的铭刻。

70年党龄,77本日记,写下誓言,托举信仰,每一句、每一行,在老人的脑海都清晰如昨。品读这些日记,震撼人心的不只是奋斗历程,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如磐初心。

吴迎时70年间写下的77本日记   杜勇清 摄

战地日记”,见证“铁血军魂”

1949年9月24日,身为淮阴中学学生的吴迎时报名参军,于10月15日起,经镇江到达上海,两天后进入崇明岛南堡。

在1951年的日记中,吴迎时对自己1949年至1950年间,从参军到被安排在中国人民解放军26军88师测绘训练队,再到奔赴抗美援朝战场的经历,专门作了补记:“1949年10月18日,88师何副师长确定我到师测绘训练队;1950年2月9日,88师离开崇明岛进驻高桥镇;1950年4月22日,由测绘训练队分配到步兵262团参谋处工作。”

根据吴迎时的日记,88师经南京、蚌埠、徐州、滕县、曲阜、兖州、济南、天津、昌黎、锦州、抚顺,于1950年11月21日夜从临江进入朝鲜,吴迎时时为88师262团测绘员、保密员,负责勘察作战路线、绘制作战图和接收、上报阵中日志。

“阵中日志主要就是伤亡、战果。”吴迎时手捧日记回忆,因为接收、上报的便利,他将日志内容写进了日记里。从262团入朝后打的第一仗——上坪里战斗,到长津湖战斗、宝藏山防御战、五圣山阻击战、“三八线”阻击战,262团经历的每一场血战,吴迎时的日记都有详细记录,堪称“战地日记”。

吴迎时珍藏至今的上坪里战斗要图   杜勇清 摄

日记同时记录了吴迎时在测绘途中险些中弹、与战友小杜在敌机轰炸中死里逃生、炮火硝烟中帮助朝鲜人民抢救物资等场景,并提到了一件对吴迎时而言极其重要的事情:“1951年7月12日,党支部书记王玉岭和我谈话,正式通知我,党组织已批准我入党,党龄从1951年7月9日起,并告诉我怎样做一名共产党员。”

“抗美援朝五次大战役,我参加了四次。”吴迎时激动地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钢铁意志、铁血军魂,一直激励着他的人生路。

筑路日记”,蕴含“精神宝藏”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吴迎时随部队辗转于山东、内蒙古、四川等地参加国防建设,13次立功受奖。1971年,吴迎时被调入军委工程兵第四工区168团,任团司令部副参谋长,在湖北宜昌修筑宜莲公路。

1974年7月20日起,吴迎时迎来了一段长达8年的艰苦卓绝的岁月:奉命带领部队奔赴新疆天山,修筑当年的国防战备公路——独库公路。“我是最后一批进疆的。”老人翻开1974年的日记,日记上写着:“7月20日21时,我带一个营和团直属队从湖北紫荆岭火车站登车,8月4日15时到乌鲁木齐,换乘汽车,3天后在新源县那拉提宿营,团指挥所半个月后进驻窝日他买日克沟,各连队进入指定位置开始筑路。”

8年筑路,8本日记,爬冰卧雪,战天斗地。在1979年4月8日的日记中,吴迎时写道:“K41处雪崩,三营3名测绘员被掀到了100多米远的山沟里。”

1980年4月4日的日记同样惊心动魄:“20时30分,拉尔墩达坂雪团铺天盖地,47辆施工车被堵在独库公路K24处,仅有9辆车撤出,其余车辆被大雪掩埋。大家你推我拉艰难前行,不时有人陷入雪窝,被战友们七手八脚拽出来继续走。”第二天的日记,吴迎时写道:“大雪扑面,皮帽、衣领、袖口结冰,全身‘冰盔银甲’,皮棉鞋成了‘铁疙瘩’,不知跌了多少跟头。雪停了,啃几口冷馒头,操起工具上山寻找被雪掩埋的车辆。”

“修建玉希莫勒盖隧道最艰苦,海拔3000多米,最低气温零下46度,塌方了1300多次。”吴迎时说,隧道长1115米,上千名官兵不分冬夏苦干8年才完工,100多人负伤,21人牺牲。老人的日记中为此有这样一句话:“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没有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路,天山8年算是补上一课。”

8年筑路,8本筑路日记,字字句句像刻刀刻出的丰碑。老人希望用日记告诉后人:“一切行动听党的指挥,任何时候,国家需要,就要舍命向前冲。”

1978年,吴迎时(左二)在玉希莫勒盖隧道南麓指挥施工(资料图片)

“生活日记”,感恩“百年大党”

77本日记,是对峥嵘岁月的记录,也是对生活变迁的见证。

1952年9月的日记中,吴迎时写道:“20日,母亲探亲结束,我买了60尺布,让母亲带回家给二弟做新衣裳,二弟快结婚了。”

1953年2月13日,吴迎时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是阴历年的除夕,明天就是春节。一年一度的春节,中国人民以异常愉快的心欢度这个节日,因为生活条件提高了,家家户户美酒佳肴、张灯结彩,孩子们更是一蹦一跳欢庆新春。只有在解放后的中国才有这样的现象,解放前做梦也想不到有这样美好的日子。”

1958年,吴迎时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这一年的8月2日,吴迎时结婚了。在当晚的日记中,他写道:“我和玉华的美好希望,今日达到了,我们将永远在社会主义的伟大祖国里,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在为党的事业积极劳动中,生活过得更美满、更幸福。”

1979年1月27日,除夕,吴迎时在日记中写道:“晚上烧了八个菜,一家人很高兴,还看了电影《高尔基》。”1987年1月28日,除夕之夜,吴迎时在日记中写道:“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晚上一家人团聚,做了二十道菜。”

“生活琐事,记录得很少。”吴迎时说,当年写日记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想法,凡是记下的,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慨。

让老人没有想到的是,日记中关于生活的点滴记录,恰恰从个体视角,折射出国家由弱到强、人民生活从贫困走向富裕的辉煌历程。老人说:“日子越好,越要懂得感恩,感恩百年大党,没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就没有今天强大的中国、幸福的生活。”

2021年5月,淮安市二附小的娃娃们听吴迎时老爷爷讲革命故事

“学习日记”,闪耀“信仰之光”

学习,是共产党人的基因;信仰,一旦扎根便拔节生长。

吴迎时的77本日记,与学习有关的内容,贯穿了他入党以来的70年。即便在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战场,他依然会见缝插针,阅读《战旗报》,并写下简短的日记。

比如,1951年10月11日的日记中,他写道:“《战旗报》载,9月16日至25日全线歼敌16600人,击落击伤敌机96架。”次日的日记也只有一句话:“阅《战旗报》,得知9月26日至30日,歼敌5200名,击落击伤敌机23架。”而10月20日的日记仅有13个字:“学习和摘录世界各国概括摘要。”

吴迎时每天坚持读书看报学习  杜勇清 摄

离休后的吴迎时,一副老花镜,一个放大镜,学习是他每天的必修课。年过八旬以后,老人在女儿吴海屏、吴海宁帮助下,学会了上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有关习近平总书记的政务报道,他每天都逐字逐句浏览、学习,把学习内容写进日记,一天不落。老人还经常写回忆文章,他写的《1951年的日日夜夜》,被中组部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征文三等奖。

组织入党一生一次,思想入党一生一世。老人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活到老学到老,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忠诚战士。”

日记仍在继续。台灯下,书桌旁,老人戴上老花镜,一手伏案,一手握笔,虽然写得缓慢、有些吃力,字迹却一如往常的工整。老人脸上执着与坚定的神情,让我们读懂了什么是“信仰”。

89岁的老党员吴迎时在台灯下写日记   杜勇清 摄

融媒体记者 周凌  杜勇清

融媒体编辑 宋莹莹



你是否有写日记的习惯?如果一个人写日记,一写就是70年,他会在日记中写些什么?

在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西路的一个居民小区,生活着一位老人,今年89岁,他从1951年开始写日记,至今已写下日记77本。

老人名叫吴迎时,1949年参军,1951年在抗美援朝战场的枪林弹雨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至1970年参加国防建设,1974年至1982年奉命在新疆天山修筑独库公路,后从部队转业回到清江市(现清江浦区)工作,1993年底离休。

耄耋党员吴迎时  杜勇清 摄

70年光阴,77本日记,跨越山海,穿梭时空,每一本、每一页,在老人的眼中都视若珍宝。翻开这些日记,跃然纸上的不只是笔墨心血,更是对非凡岁月、家国变迁的铭刻。

70年党龄,77本日记,写下誓言,托举信仰,每一句、每一行,在老人的脑海都清晰如昨。品读这些日记,震撼人心的不只是奋斗历程,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如磐初心。

吴迎时70年间写下的77本日记   杜勇清 摄

战地日记”,见证“铁血军魂”

1949年9月24日,身为淮阴中学学生的吴迎时报名参军,于10月15日起,经镇江到达上海,两天后进入崇明岛南堡。

在1951年的日记中,吴迎时对自己1949年至1950年间,从参军到被安排在中国人民解放军26军88师测绘训练队,再到奔赴抗美援朝战场的经历,专门作了补记:“1949年10月18日,88师何副师长确定我到师测绘训练队;1950年2月9日,88师离开崇明岛进驻高桥镇;1950年4月22日,由测绘训练队分配到步兵262团参谋处工作。”

根据吴迎时的日记,88师经南京、蚌埠、徐州、滕县、曲阜、兖州、济南、天津、昌黎、锦州、抚顺,于1950年11月21日夜从临江进入朝鲜,吴迎时时为88师262团测绘员、保密员,负责勘察作战路线、绘制作战图和接收、上报阵中日志。

“阵中日志主要就是伤亡、战果。”吴迎时手捧日记回忆,因为接收、上报的便利,他将日志内容写进了日记里。从262团入朝后打的第一仗——上坪里战斗,到长津湖战斗、宝藏山防御战、五圣山阻击战、“三八线”阻击战,262团经历的每一场血战,吴迎时的日记都有详细记录,堪称“战地日记”。

吴迎时珍藏至今的上坪里战斗要图   杜勇清 摄

日记同时记录了吴迎时在测绘途中险些中弹、与战友小杜在敌机轰炸中死里逃生、炮火硝烟中帮助朝鲜人民抢救物资等场景,并提到了一件对吴迎时而言极其重要的事情:“1951年7月12日,党支部书记王玉岭和我谈话,正式通知我,党组织已批准我入党,党龄从1951年7月9日起,并告诉我怎样做一名共产党员。”

“抗美援朝五次大战役,我参加了四次。”吴迎时激动地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钢铁意志、铁血军魂,一直激励着他的人生路。

筑路日记”,蕴含“精神宝藏”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吴迎时随部队辗转于山东、内蒙古、四川等地参加国防建设,13次立功受奖。1971年,吴迎时被调入军委工程兵第四工区168团,任团司令部副参谋长,在湖北宜昌修筑宜莲公路。

1974年7月20日起,吴迎时迎来了一段长达8年的艰苦卓绝的岁月:奉命带领部队奔赴新疆天山,修筑当年的国防战备公路——独库公路。“我是最后一批进疆的。”老人翻开1974年的日记,日记上写着:“7月20日21时,我带一个营和团直属队从湖北紫荆岭火车站登车,8月4日15时到乌鲁木齐,换乘汽车,3天后在新源县那拉提宿营,团指挥所半个月后进驻窝日他买日克沟,各连队进入指定位置开始筑路。”

8年筑路,8本日记,爬冰卧雪,战天斗地。在1979年4月8日的日记中,吴迎时写道:“K41处雪崩,三营3名测绘员被掀到了100多米远的山沟里。”

1980年4月4日的日记同样惊心动魄:“20时30分,拉尔墩达坂雪团铺天盖地,47辆施工车被堵在独库公路K24处,仅有9辆车撤出,其余车辆被大雪掩埋。大家你推我拉艰难前行,不时有人陷入雪窝,被战友们七手八脚拽出来继续走。”第二天的日记,吴迎时写道:“大雪扑面,皮帽、衣领、袖口结冰,全身‘冰盔银甲’,皮棉鞋成了‘铁疙瘩’,不知跌了多少跟头。雪停了,啃几口冷馒头,操起工具上山寻找被雪掩埋的车辆。”

“修建玉希莫勒盖隧道最艰苦,海拔3000多米,最低气温零下46度,塌方了1300多次。”吴迎时说,隧道长1115米,上千名官兵不分冬夏苦干8年才完工,100多人负伤,21人牺牲。老人的日记中为此有这样一句话:“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没有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路,天山8年算是补上一课。”

8年筑路,8本筑路日记,字字句句像刻刀刻出的丰碑。老人希望用日记告诉后人:“一切行动听党的指挥,任何时候,国家需要,就要舍命向前冲。”

1978年,吴迎时(左二)在玉希莫勒盖隧道南麓指挥施工(资料图片)

“生活日记”,感恩“百年大党”

77本日记,是对峥嵘岁月的记录,也是对生活变迁的见证。

1952年9月的日记中,吴迎时写道:“20日,母亲探亲结束,我买了60尺布,让母亲带回家给二弟做新衣裳,二弟快结婚了。”

1953年2月13日,吴迎时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是阴历年的除夕,明天就是春节。一年一度的春节,中国人民以异常愉快的心欢度这个节日,因为生活条件提高了,家家户户美酒佳肴、张灯结彩,孩子们更是一蹦一跳欢庆新春。只有在解放后的中国才有这样的现象,解放前做梦也想不到有这样美好的日子。”

1958年,吴迎时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这一年的8月2日,吴迎时结婚了。在当晚的日记中,他写道:“我和玉华的美好希望,今日达到了,我们将永远在社会主义的伟大祖国里,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在为党的事业积极劳动中,生活过得更美满、更幸福。”

1979年1月27日,除夕,吴迎时在日记中写道:“晚上烧了八个菜,一家人很高兴,还看了电影《高尔基》。”1987年1月28日,除夕之夜,吴迎时在日记中写道:“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晚上一家人团聚,做了二十道菜。”

“生活琐事,记录得很少。”吴迎时说,当年写日记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想法,凡是记下的,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慨。

让老人没有想到的是,日记中关于生活的点滴记录,恰恰从个体视角,折射出国家由弱到强、人民生活从贫困走向富裕的辉煌历程。老人说:“日子越好,越要懂得感恩,感恩百年大党,没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就没有今天强大的中国、幸福的生活。”

2021年5月,淮安市二附小的娃娃们听吴迎时老爷爷讲革命故事

“学习日记”,闪耀“信仰之光”

学习,是共产党人的基因;信仰,一旦扎根便拔节生长。

吴迎时的77本日记,与学习有关的内容,贯穿了他入党以来的70年。即便在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战场,他依然会见缝插针,阅读《战旗报》,并写下简短的日记。

比如,1951年10月11日的日记中,他写道:“《战旗报》载,9月16日至25日全线歼敌16600人,击落击伤敌机96架。”次日的日记也只有一句话:“阅《战旗报》,得知9月26日至30日,歼敌5200名,击落击伤敌机23架。”而10月20日的日记仅有13个字:“学习和摘录世界各国概括摘要。”

吴迎时每天坚持读书看报学习  杜勇清 摄

离休后的吴迎时,一副老花镜,一个放大镜,学习是他每天的必修课。年过八旬以后,老人在女儿吴海屏、吴海宁帮助下,学会了上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有关习近平总书记的政务报道,他每天都逐字逐句浏览、学习,把学习内容写进日记,一天不落。老人还经常写回忆文章,他写的《1951年的日日夜夜》,被中组部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征文三等奖。

组织入党一生一次,思想入党一生一世。老人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活到老学到老,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忠诚战士。”

日记仍在继续。台灯下,书桌旁,老人戴上老花镜,一手伏案,一手握笔,虽然写得缓慢、有些吃力,字迹却一如往常的工整。老人脸上执着与坚定的神情,让我们读懂了什么是“信仰”。

89岁的老党员吴迎时在台灯下写日记   杜勇清 摄

融媒体记者 周凌  杜勇清

融媒体编辑 宋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