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身边——一百年,一直在”大型网络寻访活动】一粒稻米的“昨天、今天、明天”

©原创 何渊 钱润宇 2021-06-22 09:40

身边

芒种节气刚过,盱眙县黄花塘江枫虾稻共生家庭农场的袁洪江就在“忙种”——今年新的虾稻种正在插秧。

下午3点,气温稍降,袁洪江请来的农民就抢抓时间,在稻田里放线、插秧。一系列的操作一丝不苟、条理有序。不一会儿,稻秧便成行成列起来。放飞航拍的小飞机,记者看到,袁洪江成片稻田里的秧苗已经路路成行,水波中的秧苗充满了生机。

袁洪江的眼里也充满了希望。原本在外地做生意的袁洪江,来到黄花塘建起了家庭农场进行虾稻种植。“一般的水稻,一年一亩也就400块钱的收入,虾稻完全不一样。”袁洪江告诉记者,4月份出虾的时候,一天高峰出虾1000多斤,收入都能达到一两万元。除了虾的价值外,水稻价格也由普通的一斤3元提高到近10元。“现在种的新品种,三虾一稻。由省农科院亚夫团队全程指导的,根据测算,每亩水稻亩产收入能达到6500元左右。”

党史

说起黄花塘水稻的种植,不得不提到新四军。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讲解员仓蓓告诉记者,从1943年1月10日到1945年9月19日,新四军军部驻扎在盱眙黄花塘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是新四军军部驻扎时间最长的地方。

移驻之初正值春荒,部队供给难以保障。军部响应中共中央号召,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成立了直属队生产委员会。仅政治部就种水稻30多亩、种菜4亩、养猪30多头,做到了蔬菜自给、粮食部分解决。

“我们黄花塘当地现在还流传这一句歇后语,‘张军长插秧——路路成行’。”仓蓓说,张军长指的就是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当时黄花塘的老百姓没有种水稻的习惯和技术,是新四军把水稻种植技术带到了当地。大生产运动中,当时已经50岁的张云逸带头开荒、种菜,还亲自养鸡喂鸡,鸡蛋收集起来送到伙房给大伙改善生活。

“到1944年8月,新四军生产的手榴弹已经能够自给,迫击炮、枪榴弹、掷弹筒自给率达到了70%。”仓蓓说。

手记

绿色的水稻、红色的基因。70多年前,新四军在黄花塘种植水稻,开展大生产运动,为抗战的坚持和胜利、为民族解放和独立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70多年后,虾稻共作在黄花塘的推行,为百姓提供了质量更好的农产品,也拉开了乡村振兴的大幕。数字显示,仅黄花塘镇芦沟村,就流转7000多亩土地进行虾稻共作,70%的村民从中受益。

70多年,水稻种子在优化、技术在迭代;70多年,绿色的田野、美丽的乡村,红色的基因在传承。

融媒体记者 何渊 钱润宇

通讯员 田敏 韦茜茜

融媒体编辑 张晓剑 曹盈

身边

芒种节气刚过,盱眙县黄花塘江枫虾稻共生家庭农场的袁洪江就在“忙种”——今年新的虾稻种正在插秧。

下午3点,气温稍降,袁洪江请来的农民就抢抓时间,在稻田里放线、插秧。一系列的操作一丝不苟、条理有序。不一会儿,稻秧便成行成列起来。放飞航拍的小飞机,记者看到,袁洪江成片稻田里的秧苗已经路路成行,水波中的秧苗充满了生机。

袁洪江的眼里也充满了希望。原本在外地做生意的袁洪江,来到黄花塘建起了家庭农场进行虾稻种植。“一般的水稻,一年一亩也就400块钱的收入,虾稻完全不一样。”袁洪江告诉记者,4月份出虾的时候,一天高峰出虾1000多斤,收入都能达到一两万元。除了虾的价值外,水稻价格也由普通的一斤3元提高到近10元。“现在种的新品种,三虾一稻。由省农科院亚夫团队全程指导的,根据测算,每亩水稻亩产收入能达到6500元左右。”

党史

说起黄花塘水稻的种植,不得不提到新四军。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讲解员仓蓓告诉记者,从1943年1月10日到1945年9月19日,新四军军部驻扎在盱眙黄花塘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是新四军军部驻扎时间最长的地方。

移驻之初正值春荒,部队供给难以保障。军部响应中共中央号召,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成立了直属队生产委员会。仅政治部就种水稻30多亩、种菜4亩、养猪30多头,做到了蔬菜自给、粮食部分解决。

“我们黄花塘当地现在还流传这一句歇后语,‘张军长插秧——路路成行’。”仓蓓说,张军长指的就是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当时黄花塘的老百姓没有种水稻的习惯和技术,是新四军把水稻种植技术带到了当地。大生产运动中,当时已经50岁的张云逸带头开荒、种菜,还亲自养鸡喂鸡,鸡蛋收集起来送到伙房给大伙改善生活。

“到1944年8月,新四军生产的手榴弹已经能够自给,迫击炮、枪榴弹、掷弹筒自给率达到了70%。”仓蓓说。

手记

绿色的水稻、红色的基因。70多年前,新四军在黄花塘种植水稻,开展大生产运动,为抗战的坚持和胜利、为民族解放和独立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70多年后,虾稻共作在黄花塘的推行,为百姓提供了质量更好的农产品,也拉开了乡村振兴的大幕。数字显示,仅黄花塘镇芦沟村,就流转7000多亩土地进行虾稻共作,70%的村民从中受益。

70多年,水稻种子在优化、技术在迭代;70多年,绿色的田野、美丽的乡村,红色的基因在传承。

融媒体记者 何渊 钱润宇

通讯员 田敏 韦茜茜

融媒体编辑 张晓剑 曹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