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实事就要办到群众心坎上 清江浦区践行“两在两同”倾力为民办事

©原创 朱月娥 杨尚 王赓 2021-08-30 10:34

“改造后门面敞亮了,马路变宽了,周边环境更好了,生意肯定也会越来越好。这项为民办实事工程确实办得好!”清江浦区人民南路周边街区微更新工程近日基本完成,在这里开餐饮店的朱女士欣喜不已。人民南路周边街区微更新工程是该区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清江浦区紧紧牵住为民办实事这一“牛鼻子”,与“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紧密结合,广集民意排项目,攻坚克难抓项目,建立机制推项目,拓宽渠道评项目,区、镇街、村居三级共排出393个实事项目,目前已完成230个,切实解决了群众一批“急难愁盼”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实事就要办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感受到变化、得到实惠。”清江浦区委书记朱海波说。

领导领办 以上率下强力度

清江浦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走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用亲民、爱民、为民的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这片区域如何改造?”“有没有征求群众意见?”8月10日,在化工新村小区、船厂宿舍、航运新村,朱海波边走边看,与相关人员详细交流,了解有关项目推进情况,对存在问题现场指导会办,要求大家切实振奋精神,拿出百倍干劲,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为了真正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清江浦区通过大走访大排查大调研,采取“问、查、访、议、提”等方式,广泛倾听和采纳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针对“出行难”“入学难”“老旧小区环境差”等突出问题,问计于民、问策于民,摸准排实项目,真正把老百姓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排进项目。坚持“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抓到底”原则,该区领导结合工作分工每人至少挂钩联系1个项目,各镇(街道)、区直部门负责同志主动领办帮办项目,村(社区)“两委”成员积极认领项目,形成三级责任体系,共同发力推进实事项目。

集中会办 建立机制提速度

最近,住在恒和花园的赵大爷整天乐呵呵的,逢人就夸“共产党好”,他拿到了期盼已久的房屋产权证。

恒河花园是一个“烂尾”工程,由于开发单位无资金完成后续扫尾工程,业主无法办理房屋产权证。通过清江浦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会办推进,目前,所有后续工程和相关手续均已协调处理完毕,帮助业主办理了产权证等。

针对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按照“切口小、可落地、让群众有感受”的原则,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梳理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任务清单,建立健全推进机制,确保项目落地落实。

为了加强对为民办实事项目的日常管理,清江浦区建立“五个一”制度,即每个项目细化一套方案、每周一汇报、每月晒一次实绩、每月至少报送一篇宣传信息、每月向区四套班子通报一次进展情况,切实解决问题,提高项目质效。区党政班子成员轮流“坐班接访”56次,累计排查各类隐患2558个,目前已整改2349个。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即知即办,3—8月份,共受理群众诉求25300件,现已全部办结。

评判督办 群众参与增效度

一条全长1.836公里、宽8米的新铺沥青路绕村而过,一幢幢青砖黛瓦的别墅拔地而起,区委巡回指导组在和平镇后左村走访,村民们齐夸政府为群众办了好事,一举解决了困扰群众多年的“出行难”“环境差”等问题。

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清江浦区积极拓宽渠道,让广大群众参与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在参与监督、评判中切实提升“满意度”。公示广评。区级层面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及每月进展情况均在无线清江浦APP、“今日清江浦”微信公众号上公示,并且设置评论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评判。会议测评。基层单位采取召开服务对象座谈会、党群议事会等方式,主动接受服务对象和党员群众代表对为民办实事项目的评议。现场访评。区委巡回指导组深入项目一线,通过上门拜访、随机走访等方式,征求群众对实事项目的评价意见。

融媒体记者 朱月娥 杨尚

通讯员 王赓

融媒体编辑 管艳

责任编辑 童淮玉

“改造后门面敞亮了,马路变宽了,周边环境更好了,生意肯定也会越来越好。这项为民办实事工程确实办得好!”清江浦区人民南路周边街区微更新工程近日基本完成,在这里开餐饮店的朱女士欣喜不已。人民南路周边街区微更新工程是该区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清江浦区紧紧牵住为民办实事这一“牛鼻子”,与“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紧密结合,广集民意排项目,攻坚克难抓项目,建立机制推项目,拓宽渠道评项目,区、镇街、村居三级共排出393个实事项目,目前已完成230个,切实解决了群众一批“急难愁盼”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实事就要办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感受到变化、得到实惠。”清江浦区委书记朱海波说。

领导领办 以上率下强力度

清江浦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走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用亲民、爱民、为民的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这片区域如何改造?”“有没有征求群众意见?”8月10日,在化工新村小区、船厂宿舍、航运新村,朱海波边走边看,与相关人员详细交流,了解有关项目推进情况,对存在问题现场指导会办,要求大家切实振奋精神,拿出百倍干劲,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为了真正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清江浦区通过大走访大排查大调研,采取“问、查、访、议、提”等方式,广泛倾听和采纳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针对“出行难”“入学难”“老旧小区环境差”等突出问题,问计于民、问策于民,摸准排实项目,真正把老百姓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排进项目。坚持“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抓到底”原则,该区领导结合工作分工每人至少挂钩联系1个项目,各镇(街道)、区直部门负责同志主动领办帮办项目,村(社区)“两委”成员积极认领项目,形成三级责任体系,共同发力推进实事项目。

集中会办 建立机制提速度

最近,住在恒和花园的赵大爷整天乐呵呵的,逢人就夸“共产党好”,他拿到了期盼已久的房屋产权证。

恒河花园是一个“烂尾”工程,由于开发单位无资金完成后续扫尾工程,业主无法办理房屋产权证。通过清江浦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会办推进,目前,所有后续工程和相关手续均已协调处理完毕,帮助业主办理了产权证等。

针对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按照“切口小、可落地、让群众有感受”的原则,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梳理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任务清单,建立健全推进机制,确保项目落地落实。

为了加强对为民办实事项目的日常管理,清江浦区建立“五个一”制度,即每个项目细化一套方案、每周一汇报、每月晒一次实绩、每月至少报送一篇宣传信息、每月向区四套班子通报一次进展情况,切实解决问题,提高项目质效。区党政班子成员轮流“坐班接访”56次,累计排查各类隐患2558个,目前已整改2349个。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即知即办,3—8月份,共受理群众诉求25300件,现已全部办结。

评判督办 群众参与增效度

一条全长1.836公里、宽8米的新铺沥青路绕村而过,一幢幢青砖黛瓦的别墅拔地而起,区委巡回指导组在和平镇后左村走访,村民们齐夸政府为群众办了好事,一举解决了困扰群众多年的“出行难”“环境差”等问题。

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清江浦区积极拓宽渠道,让广大群众参与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在参与监督、评判中切实提升“满意度”。公示广评。区级层面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及每月进展情况均在无线清江浦APP、“今日清江浦”微信公众号上公示,并且设置评论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评判。会议测评。基层单位采取召开服务对象座谈会、党群议事会等方式,主动接受服务对象和党员群众代表对为民办实事项目的评议。现场访评。区委巡回指导组深入项目一线,通过上门拜访、随机走访等方式,征求群众对实事项目的评价意见。

融媒体记者 朱月娥 杨尚

通讯员 王赓

融媒体编辑 管艳

责任编辑 童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