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对话千年运河 打开百里画廊】百里“上河图” 风光日日新 ——淮安大运河百里画廊规划建设掠影

©原创 何弦 2022-01-05 10:18

时光如流,岁月不居。当2022年的晨光照进运河之畔的淮安大地,一首宏伟瑰丽的新时代史诗正蓄势而发。打开淮安地图,从淮安船闸,沿里运河、京杭运河至五河口,向南经二河、洪泽湖大堤、蒋坝、马坝、官滩至老子山镇,再到龟山村画一道线,这一“笔”,承载着古城淮安的千年荣光,也孕育着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无限未来。建设大运河百里画廊,借“运”崛起,实现城市复兴梦想,淮安,在用浓彩巨笔精心描绘。

因势而谋

梦回南船北马

自古山阳城起,北行至河下古镇,经榷关,沿清江浦造船厂一线至臧家码头,转中洲岛,进清江闸,从东城安澜门向西北,终于黄淮交汇处清口,沿途漕船云集、市井繁稠、百业兴旺、风情万种……一幅长10.5米、宽0.4米的纸本水墨浅绛长卷《清江浦古韵图》描绘出靳定生眼里的“壮丽东南第一州”。

原市规划局副局长、市美术家协会原常务副主席靳定生出生船家,满怀深厚“运河情”。2014年,他开始长达两年多的《清江浦古韵图》创作,“现在站在清江大闸上向东眺望,依然能够想象当年清江浦的一派繁华。随着时代变迁,城市正逐渐失去记忆。我希望用画笔再现古城淮安的前世今生。”

经历历史沉浮,淮安再次迎来借“运”崛起的良机。

2017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江苏省成为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试点省份。淮安则以跨流域的独特性、遗产资源的密集性和资源富集程度最高的优势成为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顺应党中央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江苏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把美丽江苏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新形势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我们一届一届党委政府,要记住历史上的荣光,想到未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进程上,把一个什么样的淮安带给我们的老百姓。”2021年9月6日,全市大运河文化带重点项目拉练暨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动员会上,市委书记陈之常语重心长地说,历史上的淮安,鼎盛时期是全国闻名的中心城市,再现“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繁华盛景是淮安人民的共同夙愿。

如何令“国之大者”成为“行之实者”、民之所向?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工程应运而生。

创新组建全省首家“市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统筹规划、督导推动全市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出台《淮安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着力构建“五园三带十点”主题展示区,形成大运河淮安段国家文化公园展示体系;出台江苏省第一部专门针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淮安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近年来,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实践不断推进、深入,一个十分恢弘的城市建设发展棋局正在展开。

2021年2月18日,陈之常专题调研五河口、二河等片区规划建设情况时首提百里画廊建设构想。同年9月6日,全市大运河文化带重点项目拉练暨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动员会召开。

基本覆盖淮安全域的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工程,聚力打造人文、生态、富民、宜居的综合性画廊。正如陈之常所说,市委市政府因势而谋作出建设大运河百里画廊的部署,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淮安跨越崛起、实现城市复兴梦想的重要举措。

借机而动

打造淮安样板

“打造大运河百里画廊,是淮安实现跨越发展的现实、可行、必然选择。”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张建闯表示,无论从规划范围还是从纵深来看,大运河百里画廊都能支撑、带动整个淮安各层面发展,在全国上下的发展竞速中凸显淮安优势。

按照规划,大运河百里画廊东起淮安船闸,经里运河、京杭运河至五河口,向南经二河、洪泽湖大堤、蒋坝、马坝、官滩至老子山镇龟山村,沿水域长约125公里,重点规划范围为沿线涉及的街道、镇、村辖区。目前,委托省规划设计集团编制的大运河百里画廊市级战略规划,以及同步启动的沿线各县区专项规划已基本完成。

“在现场调研中,淮安丰厚的运河遗存和璀璨的运河文化令人叹为观止。”近年来,因参与编制《淮安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淮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淮安市大运河百里画廊战略规划》,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城市更新规划设计院高级城市规划师孔孝云对淮安作为“运河之都”的历史有了更实质、更深入的认识。

历史学专家指出,纵观中国运河的发展史,沿岸之名都大邑指不胜屈,然以长盛不衰论,非淮安莫属。无论东西走向的隋唐运河还是南北走向的明清运河,淮河以北的河段始终以淮安为转轴,以一地而牵动运道全身。特别是明清时期,淮安因“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枢纽地位,成为全国漕运指挥、河道治理、漕船制造、漕粮转输、淮盐集散“五大中心”。

“在江苏省八个运河城市中,淮安的资源、地位、作用非常突出。”孔孝云说,打造大运河百里画廊,正是淮安抢抓机遇,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优势,推动城市复兴、提升淮安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抓手和空间载体。

孔孝云介绍,打造大运河百里画廊的价值意义主要体现在六个维度。政治维度,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淮安作为;现实维度,能够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等国家战略落地转化,并协调地方各项工作,实现“全市一盘棋”;生态维度,打造大运河百里画廊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走特色发展之路,推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构筑淮河、大运河生态廊道纵横交错的“绿色枢纽”;发展维度,可形成中心城市特质彰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空间格局,全面建设物质和精神文明同步提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历史维度,能够充分彰显地域特色,全景展示淮安历史文化底蕴;空间维度,大运河百里画廊沿线包括城市集中建成区(中心城区、洪泽城区)和大量农村地区,因而可实现统筹美丽宜居城市和美丽田园乡村建设。

“淮安是大运河文化带重要标志性城市,国家规划纲要十余次提及淮安,将淮安定位为‘千秋淮扬’文化高地。规划建设大运河百里画廊,就是要系统全面、区域联动、集中力量做好这份‘国考’答卷,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淮安样板。”全市大运河文化带重点项目拉练暨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动员会上,陈之常为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立定了方向。

连卷成篇

擘画一廊千面

现代版百里“上河图”怎么画?严整构图、巧妙布局、散点透视、连卷成篇。

“通过前期工作,经过深入思考,我们认为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绝不是就‘大运河’谈‘大运河’,更重要的是以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为引领,抓项目、壮产业、促转型、谋发展,最终实现致富淮安百姓,造福淮安人民。我们将从更高的平台、更宽的视野、更深的层次来发现、发掘、发挥其所蕴含的巨大价值,以此来引领认知、增强认同、深化认识。”市大运河办主任王冰表示。

根据淮安市大运河百里画廊战略规划,大运河百里画廊是按照“江苏大运河文化带精华空间、美丽淮安高质量建设示范区、大运河沿线最美旅游目的地”的功能定位,围绕“文兴、水清、岸绿、业盛、人和”的规划思路进行打造。

大运河百里画廊被赋予多重使命。王冰介绍,大运河百里画廊重点打造包括清口枢纽、洪泽湖大堤、清江大闸、总督漕运公署、里运河、高家堰在内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并结合沿线地域人文特征,精心绘制“如意安澜”“泱泱治水”“传世古堰”“湖山胜境”的“淮上四卷”,聚力打造“古今辉映的运河人文画廊、蓝绿交织的运河生态画廊、转型升级的运河富民画廊、美好幸福的运河宜居画廊”。

其中,作为彰显水韵人文之美的运河人文画廊,建设内涵包括保护以大运河文化为主体的各类历史文化遗产,加强传承与利用,依托“城-河-湖”共生关系,塑造特色水域景观空间。

在凸显自然生态之美的运河生态画廊建设方面,主要以沿线生态资源保护及生态修复为目标,构建连续贯通的蓝绿生态网络体系,将城乡环境中多样生态基质、廊道、斑块连接成网络,优化生态格局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水源涵养,实施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运河富民画廊是深化绿色发展之美的硕果,旨在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绿色产业,构建特色鲜明的绿色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利用沿线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建设西部旅游廊道。

营造城乡宜居之美的运河宜居画廊建设,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心城区城市更新,引导沿线小城镇多元特色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构建串联城乡的绿色交通网络,深入推进美丽宜居城市和美丽田园乡村建设。

“目前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进展顺利。”王冰表示,市大运河办将进一步健全“1+1+N”规划体系(第一个“1”指《淮安市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第二个“1”指《淮安市大运河百里画廊战略规划》,“N”是指文旅融合发展、交通通达工程、河道水系治理管护、乡村振兴、景观风貌和配套服务设施规划5个专项规划和沿线“四区一县”5个所属区段规划),完善大运河百里画廊重点项目库,强化统筹协调、区县联动,加快推动一批基础性、全局性、产业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落地生根,持续打响“运河之都·百里画廊”城市形象品牌。

“一年搭框架、两年出形象、三年创标杆、五年展盛景”,随着大运河百里画廊的徐徐铺展,满载淮安人民城市复兴梦想的发展巨轮风劲帆满。

融媒体记者:何弦

通讯员:于云 邓丽萍

融媒体编辑:曹盈

责任编辑:袁玥

时光如流,岁月不居。当2022年的晨光照进运河之畔的淮安大地,一首宏伟瑰丽的新时代史诗正蓄势而发。打开淮安地图,从淮安船闸,沿里运河、京杭运河至五河口,向南经二河、洪泽湖大堤、蒋坝、马坝、官滩至老子山镇,再到龟山村画一道线,这一“笔”,承载着古城淮安的千年荣光,也孕育着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无限未来。建设大运河百里画廊,借“运”崛起,实现城市复兴梦想,淮安,在用浓彩巨笔精心描绘。

因势而谋

梦回南船北马

自古山阳城起,北行至河下古镇,经榷关,沿清江浦造船厂一线至臧家码头,转中洲岛,进清江闸,从东城安澜门向西北,终于黄淮交汇处清口,沿途漕船云集、市井繁稠、百业兴旺、风情万种……一幅长10.5米、宽0.4米的纸本水墨浅绛长卷《清江浦古韵图》描绘出靳定生眼里的“壮丽东南第一州”。

原市规划局副局长、市美术家协会原常务副主席靳定生出生船家,满怀深厚“运河情”。2014年,他开始长达两年多的《清江浦古韵图》创作,“现在站在清江大闸上向东眺望,依然能够想象当年清江浦的一派繁华。随着时代变迁,城市正逐渐失去记忆。我希望用画笔再现古城淮安的前世今生。”

经历历史沉浮,淮安再次迎来借“运”崛起的良机。

2017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江苏省成为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试点省份。淮安则以跨流域的独特性、遗产资源的密集性和资源富集程度最高的优势成为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顺应党中央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江苏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把美丽江苏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新形势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我们一届一届党委政府,要记住历史上的荣光,想到未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进程上,把一个什么样的淮安带给我们的老百姓。”2021年9月6日,全市大运河文化带重点项目拉练暨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动员会上,市委书记陈之常语重心长地说,历史上的淮安,鼎盛时期是全国闻名的中心城市,再现“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繁华盛景是淮安人民的共同夙愿。

如何令“国之大者”成为“行之实者”、民之所向?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工程应运而生。

创新组建全省首家“市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统筹规划、督导推动全市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出台《淮安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着力构建“五园三带十点”主题展示区,形成大运河淮安段国家文化公园展示体系;出台江苏省第一部专门针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淮安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近年来,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实践不断推进、深入,一个十分恢弘的城市建设发展棋局正在展开。

2021年2月18日,陈之常专题调研五河口、二河等片区规划建设情况时首提百里画廊建设构想。同年9月6日,全市大运河文化带重点项目拉练暨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动员会召开。

基本覆盖淮安全域的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工程,聚力打造人文、生态、富民、宜居的综合性画廊。正如陈之常所说,市委市政府因势而谋作出建设大运河百里画廊的部署,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淮安跨越崛起、实现城市复兴梦想的重要举措。

借机而动

打造淮安样板

“打造大运河百里画廊,是淮安实现跨越发展的现实、可行、必然选择。”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张建闯表示,无论从规划范围还是从纵深来看,大运河百里画廊都能支撑、带动整个淮安各层面发展,在全国上下的发展竞速中凸显淮安优势。

按照规划,大运河百里画廊东起淮安船闸,经里运河、京杭运河至五河口,向南经二河、洪泽湖大堤、蒋坝、马坝、官滩至老子山镇龟山村,沿水域长约125公里,重点规划范围为沿线涉及的街道、镇、村辖区。目前,委托省规划设计集团编制的大运河百里画廊市级战略规划,以及同步启动的沿线各县区专项规划已基本完成。

“在现场调研中,淮安丰厚的运河遗存和璀璨的运河文化令人叹为观止。”近年来,因参与编制《淮安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淮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淮安市大运河百里画廊战略规划》,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城市更新规划设计院高级城市规划师孔孝云对淮安作为“运河之都”的历史有了更实质、更深入的认识。

历史学专家指出,纵观中国运河的发展史,沿岸之名都大邑指不胜屈,然以长盛不衰论,非淮安莫属。无论东西走向的隋唐运河还是南北走向的明清运河,淮河以北的河段始终以淮安为转轴,以一地而牵动运道全身。特别是明清时期,淮安因“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枢纽地位,成为全国漕运指挥、河道治理、漕船制造、漕粮转输、淮盐集散“五大中心”。

“在江苏省八个运河城市中,淮安的资源、地位、作用非常突出。”孔孝云说,打造大运河百里画廊,正是淮安抢抓机遇,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优势,推动城市复兴、提升淮安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抓手和空间载体。

孔孝云介绍,打造大运河百里画廊的价值意义主要体现在六个维度。政治维度,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淮安作为;现实维度,能够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等国家战略落地转化,并协调地方各项工作,实现“全市一盘棋”;生态维度,打造大运河百里画廊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走特色发展之路,推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构筑淮河、大运河生态廊道纵横交错的“绿色枢纽”;发展维度,可形成中心城市特质彰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空间格局,全面建设物质和精神文明同步提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历史维度,能够充分彰显地域特色,全景展示淮安历史文化底蕴;空间维度,大运河百里画廊沿线包括城市集中建成区(中心城区、洪泽城区)和大量农村地区,因而可实现统筹美丽宜居城市和美丽田园乡村建设。

“淮安是大运河文化带重要标志性城市,国家规划纲要十余次提及淮安,将淮安定位为‘千秋淮扬’文化高地。规划建设大运河百里画廊,就是要系统全面、区域联动、集中力量做好这份‘国考’答卷,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淮安样板。”全市大运河文化带重点项目拉练暨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动员会上,陈之常为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立定了方向。

连卷成篇

擘画一廊千面

现代版百里“上河图”怎么画?严整构图、巧妙布局、散点透视、连卷成篇。

“通过前期工作,经过深入思考,我们认为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绝不是就‘大运河’谈‘大运河’,更重要的是以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为引领,抓项目、壮产业、促转型、谋发展,最终实现致富淮安百姓,造福淮安人民。我们将从更高的平台、更宽的视野、更深的层次来发现、发掘、发挥其所蕴含的巨大价值,以此来引领认知、增强认同、深化认识。”市大运河办主任王冰表示。

根据淮安市大运河百里画廊战略规划,大运河百里画廊是按照“江苏大运河文化带精华空间、美丽淮安高质量建设示范区、大运河沿线最美旅游目的地”的功能定位,围绕“文兴、水清、岸绿、业盛、人和”的规划思路进行打造。

大运河百里画廊被赋予多重使命。王冰介绍,大运河百里画廊重点打造包括清口枢纽、洪泽湖大堤、清江大闸、总督漕运公署、里运河、高家堰在内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并结合沿线地域人文特征,精心绘制“如意安澜”“泱泱治水”“传世古堰”“湖山胜境”的“淮上四卷”,聚力打造“古今辉映的运河人文画廊、蓝绿交织的运河生态画廊、转型升级的运河富民画廊、美好幸福的运河宜居画廊”。

其中,作为彰显水韵人文之美的运河人文画廊,建设内涵包括保护以大运河文化为主体的各类历史文化遗产,加强传承与利用,依托“城-河-湖”共生关系,塑造特色水域景观空间。

在凸显自然生态之美的运河生态画廊建设方面,主要以沿线生态资源保护及生态修复为目标,构建连续贯通的蓝绿生态网络体系,将城乡环境中多样生态基质、廊道、斑块连接成网络,优化生态格局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水源涵养,实施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运河富民画廊是深化绿色发展之美的硕果,旨在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绿色产业,构建特色鲜明的绿色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利用沿线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建设西部旅游廊道。

营造城乡宜居之美的运河宜居画廊建设,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心城区城市更新,引导沿线小城镇多元特色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构建串联城乡的绿色交通网络,深入推进美丽宜居城市和美丽田园乡村建设。

“目前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进展顺利。”王冰表示,市大运河办将进一步健全“1+1+N”规划体系(第一个“1”指《淮安市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第二个“1”指《淮安市大运河百里画廊战略规划》,“N”是指文旅融合发展、交通通达工程、河道水系治理管护、乡村振兴、景观风貌和配套服务设施规划5个专项规划和沿线“四区一县”5个所属区段规划),完善大运河百里画廊重点项目库,强化统筹协调、区县联动,加快推动一批基础性、全局性、产业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落地生根,持续打响“运河之都·百里画廊”城市形象品牌。

“一年搭框架、两年出形象、三年创标杆、五年展盛景”,随着大运河百里画廊的徐徐铺展,满载淮安人民城市复兴梦想的发展巨轮风劲帆满。

融媒体记者:何弦

通讯员:于云 邓丽萍

融媒体编辑:曹盈

责任编辑: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