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共圆复兴梦 携手创未来——大家谈之构建现代化空间格局

©原创 李蓉 2022-01-06 09:27

从隋唐大运河到京杭大运河,从唐宋盛世到明清大一统,运河经济时代的淮安是全国闻名的中心城市。因运河而盛,亦因运河而衰,繁华如潮水般退去,中心城市的历史荣耀和复兴梦想却始终激荡在一代代淮安人的心中。

“从历史时空看,我们迎来了中心城市复兴新机遇,必须积极回应淮安人民的美好夙愿,扛起属于我们的时代担当。”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中心城市复兴理念,要形成中心城市特质彰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空间格局。城市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千年来奔腾不息的运河,将随着时代脉搏一起跳动,重焕生机,淮安人应如何开拓奋进、逐梦前行,重塑“运河之都”和“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繁华盛景?来看看苏北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史修松等人怎么说。

紧抓新机遇 建设大淮安

“市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把淮安建设成为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这是对淮安发展的明确定位。”苏北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史修松认为,这一定位把淮安发展放在了新的起点上,为淮安发展赋予了新使命、新目标、新要求,也将大家对淮安发展的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我们必须抓住中心城市复兴的新机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好淮安。”

大运河文化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加速推进带来了战略优势,徐宿淮盐、连淮扬镇铁路在淮安交会形成了交通枢纽优势,“333”主导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大幅增加、一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快速成长、经济总量突破4000亿元、人均GDP迈上1万美元台阶、全国城市GDP百强榜排名上升15个位次至第58位等形成了基础优势……这些优势叠加为淮安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淮安作为长三角北部城市,要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一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扩大开放、振兴产业,在时代大变局、经济大循环、区域大发展的战略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大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同时,把淮安建设成为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也正处在转型升级的攻坚期。

我们认真贯彻中央、省委战略部署,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一体推进生态治理、保护、修复,全面构建绿色制造、清洁生产、低碳生活三大体系,紧盯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前沿,加强高新技术研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城市复兴 规划先行

城市复兴是城市更新行动的美好目标,更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坚持以城市规划为先导的城市复兴理念,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民生保障等要素,推动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从而最终实现城市活力和城市经济的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规划处处长宋伟表示。

2019年,我市启动《淮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打造“两带三片区”“一核一走廊”的全域空间格局和“一带两心、两轴九片”的都市区增长极,通过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南京都市圈等战略,逐步发展成为江苏中轴崛起的脊梁。总体规划为淮安城市复兴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活力是城市复兴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对城市的发展延续至关重要。《淮安市中心城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淮安市中央活力区有机更新规划》《淮安西南片区转型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更新类规划相继实施,让城市发展由外延式扩张转变为内涵式发展,塑造更加集约高效的土地利用方式,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品质和产业能级的提升,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格局,让老城区焕发新生机。

文化传承引导城市复兴。以文化振兴为亮点,推动《淮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制定《淮安市大运河百里画廊战略规划》《江苏美丽中轴淮安行动规划》等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类规划,优化城河相依相生格局,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借助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契机,打造江苏美丽中轴最精华段落,绘就繁荣兴盛的大运河百里画廊。

除了这些相对较为宏观的战略性规划外,在民生保障方面,我市先后启动了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包括《淮安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淮安市城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淮安市体育设施布局规划》《淮安市医疗卫生设施规划》等。“城市复兴,最终目的还是要造福群众、共享发展。”宋伟表示。

从“走出去”到“引进来”

吴全是淮安旅游业的“老资格”,从业20多年,他切身感受到城市发展给旅游业带来的影响,“以前我们把淮安人带出去玩,现在是把人带到淮安来玩。”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淮安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周总理、吴承恩、韩信、运河之都、淮扬美食,这些实实在在的品牌打出去了,知道淮安、想来淮安的人越来越多了。“以往,旅行社接待的周边城市游客占全部接待量的九成左右,大多是宿迁、盐城等省内城市的游客,苏南的游客很少,因为没有高铁,他们不愿意坐四五个小时的汽车来淮。”吴全说,随着淮安多条高铁线路开通运营,越来越多广东、北京、天津的游客来到淮安,尤其是浙江、上海等地的游客,纷纷把淮安作为周末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淮安迎来了中心城市复兴新机遇,如何抓住这个新机遇让旅游业迎来新的发展,是吴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提高旅游从业人员能力素养迫在眉睫。”吴全说,外地游客随团来淮,一线导游和讲解员懂得多不多、讲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对淮安的印象,“希望政府加强导游和讲解员人才队伍建设,引导优秀导游和讲解员发挥模范作用,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进一步宣传好淮安红色文化、运河文化、名人文化、美食文化,吸引游客来到淮安、爱上淮安!”

旧貌换新颜 百姓笑开颜

吴玉山1943年出生于老清江浦,近80年来,他亲眼看见、亲身经历淮安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前,吴玉山一家辛苦度日。改革开放后,淮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外地人说起淮安,印象都是穷和落后。”吴玉山回忆说。现在,淮安城中四条“玉带”熠熠生辉,展示了运河之都的魅力。市民从破旧低矮的小房子,住进了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小区。快速路一期工程的建成通车,为淮安增添了大都市的时尚气息。高铁通车后,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也为淮安深入对接融入长三角开通了快速通道。淮安摘掉了“苏北落后小城市”的帽子,城市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城市在发展,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40年前,吴玉山夫妻俩的月收入共51元,现在老两口的退休金加起来一个月7000多元,“完全够用了!”夫妻俩都是小学文化水平,儿孙们却都是大学生、研究生。从过去到现在,吴玉山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淮安的飞速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的幸福感。

中心城市复兴梦想,就在每个人眼前。“我这么大岁数了,生活很幸福,你们年轻人啊,将来的日子会更好!”吴玉山兴奋地说。

融媒体记者:李蓉

融媒体编辑:管艳

责任编辑:曹盈

从隋唐大运河到京杭大运河,从唐宋盛世到明清大一统,运河经济时代的淮安是全国闻名的中心城市。因运河而盛,亦因运河而衰,繁华如潮水般退去,中心城市的历史荣耀和复兴梦想却始终激荡在一代代淮安人的心中。

“从历史时空看,我们迎来了中心城市复兴新机遇,必须积极回应淮安人民的美好夙愿,扛起属于我们的时代担当。”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中心城市复兴理念,要形成中心城市特质彰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空间格局。城市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千年来奔腾不息的运河,将随着时代脉搏一起跳动,重焕生机,淮安人应如何开拓奋进、逐梦前行,重塑“运河之都”和“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繁华盛景?来看看苏北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史修松等人怎么说。

紧抓新机遇 建设大淮安

“市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把淮安建设成为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这是对淮安发展的明确定位。”苏北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史修松认为,这一定位把淮安发展放在了新的起点上,为淮安发展赋予了新使命、新目标、新要求,也将大家对淮安发展的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我们必须抓住中心城市复兴的新机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好淮安。”

大运河文化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加速推进带来了战略优势,徐宿淮盐、连淮扬镇铁路在淮安交会形成了交通枢纽优势,“333”主导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大幅增加、一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快速成长、经济总量突破4000亿元、人均GDP迈上1万美元台阶、全国城市GDP百强榜排名上升15个位次至第58位等形成了基础优势……这些优势叠加为淮安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淮安作为长三角北部城市,要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一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扩大开放、振兴产业,在时代大变局、经济大循环、区域大发展的战略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大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同时,把淮安建设成为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也正处在转型升级的攻坚期。

我们认真贯彻中央、省委战略部署,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一体推进生态治理、保护、修复,全面构建绿色制造、清洁生产、低碳生活三大体系,紧盯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前沿,加强高新技术研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城市复兴 规划先行

城市复兴是城市更新行动的美好目标,更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坚持以城市规划为先导的城市复兴理念,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民生保障等要素,推动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从而最终实现城市活力和城市经济的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规划处处长宋伟表示。

2019年,我市启动《淮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打造“两带三片区”“一核一走廊”的全域空间格局和“一带两心、两轴九片”的都市区增长极,通过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南京都市圈等战略,逐步发展成为江苏中轴崛起的脊梁。总体规划为淮安城市复兴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活力是城市复兴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对城市的发展延续至关重要。《淮安市中心城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淮安市中央活力区有机更新规划》《淮安西南片区转型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更新类规划相继实施,让城市发展由外延式扩张转变为内涵式发展,塑造更加集约高效的土地利用方式,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品质和产业能级的提升,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格局,让老城区焕发新生机。

文化传承引导城市复兴。以文化振兴为亮点,推动《淮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制定《淮安市大运河百里画廊战略规划》《江苏美丽中轴淮安行动规划》等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类规划,优化城河相依相生格局,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借助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契机,打造江苏美丽中轴最精华段落,绘就繁荣兴盛的大运河百里画廊。

除了这些相对较为宏观的战略性规划外,在民生保障方面,我市先后启动了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包括《淮安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淮安市城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淮安市体育设施布局规划》《淮安市医疗卫生设施规划》等。“城市复兴,最终目的还是要造福群众、共享发展。”宋伟表示。

从“走出去”到“引进来”

吴全是淮安旅游业的“老资格”,从业20多年,他切身感受到城市发展给旅游业带来的影响,“以前我们把淮安人带出去玩,现在是把人带到淮安来玩。”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淮安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周总理、吴承恩、韩信、运河之都、淮扬美食,这些实实在在的品牌打出去了,知道淮安、想来淮安的人越来越多了。“以往,旅行社接待的周边城市游客占全部接待量的九成左右,大多是宿迁、盐城等省内城市的游客,苏南的游客很少,因为没有高铁,他们不愿意坐四五个小时的汽车来淮。”吴全说,随着淮安多条高铁线路开通运营,越来越多广东、北京、天津的游客来到淮安,尤其是浙江、上海等地的游客,纷纷把淮安作为周末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淮安迎来了中心城市复兴新机遇,如何抓住这个新机遇让旅游业迎来新的发展,是吴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提高旅游从业人员能力素养迫在眉睫。”吴全说,外地游客随团来淮,一线导游和讲解员懂得多不多、讲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对淮安的印象,“希望政府加强导游和讲解员人才队伍建设,引导优秀导游和讲解员发挥模范作用,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进一步宣传好淮安红色文化、运河文化、名人文化、美食文化,吸引游客来到淮安、爱上淮安!”

旧貌换新颜 百姓笑开颜

吴玉山1943年出生于老清江浦,近80年来,他亲眼看见、亲身经历淮安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前,吴玉山一家辛苦度日。改革开放后,淮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外地人说起淮安,印象都是穷和落后。”吴玉山回忆说。现在,淮安城中四条“玉带”熠熠生辉,展示了运河之都的魅力。市民从破旧低矮的小房子,住进了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小区。快速路一期工程的建成通车,为淮安增添了大都市的时尚气息。高铁通车后,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也为淮安深入对接融入长三角开通了快速通道。淮安摘掉了“苏北落后小城市”的帽子,城市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城市在发展,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40年前,吴玉山夫妻俩的月收入共51元,现在老两口的退休金加起来一个月7000多元,“完全够用了!”夫妻俩都是小学文化水平,儿孙们却都是大学生、研究生。从过去到现在,吴玉山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淮安的飞速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的幸福感。

中心城市复兴梦想,就在每个人眼前。“我这么大岁数了,生活很幸福,你们年轻人啊,将来的日子会更好!”吴玉山兴奋地说。

融媒体记者:李蓉

融媒体编辑:管艳

责任编辑:曹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