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现代化疾病控制体系、传统产业拥抱“新基建”……听全国两会上的淮安“好声音”!

2020-05-26 09:25 淮安发布  

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中,来自淮安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受到央媒、省媒的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蔡丽新:

奋力书写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淮安答卷”



全国两会期间,蔡丽新接受新华网专访,就如何探索一条深化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子进行解读。

全文如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在新一轮脱贫攻坚过程中,淮安在全省率先开展‘阳光扶贫’试点,探索出了一条深化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子。”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委书记蔡丽新说。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蔡丽新一直十分关注扶贫脱贫工作,并带领着淮安人民书写了一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淮安答卷”。

“十三五”时期,淮安决定组织实施新一轮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扶贫标准为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6000元的农户和村集体经济低于18万元的村。到2019年底,淮安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三五”42.2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脱贫、170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出列、重点片区和黄花塘革命老区面貌持续改善和省重点帮扶县区“摘帽”目标。

蔡丽新认为,淮安健全防贫返贫机制,关键要在促进创业就业、强化兜底保障上双向发力。

在促进就业创业方面,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通过劳务协作、产业转移等促进转移就业;对无法外出就业的,通过兴办“扶贫车间”、建设扶贫产业园区,帮助实现家门口就业;对有弱劳动能力的,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就业。在资金补贴方面,去年全市发放扶贫小额贷款约4.16亿元,在低收入农户自愿参与生产经营的前提下,支持低收入农户参与新型经营主体抱团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在强化兜底保障方面,对符合低保条件的低收入农户,按规定程序,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困境儿童分类保障等予以帮扶,做到应保尽保等。

在“两不愁三保障”方面,淮安在全省率先出台《推动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实施办法》,明确具体政策标准,细化16项责任清单,提出“十三查十三看”对照检查方案。基本医疗有保障方面,去年推动落实低收入农户在县域范围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住院费用个人自付部分不超过总费用10%这一政策。义务教育有保障方面,通过建立教育资助数据库、落实资助政策、严控失学辍学率、强化经费保障等措施,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子女全部享受教育资助。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淮安市紧紧围绕“精准扶贫脱贫、阳光透明监管”的目标,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发了以“三层、四库、一端”为主体框架的“阳光扶贫”系统,探索出了一条深化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子。

在蔡丽新看来,“阳光扶贫”是一项创新性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树立的是标杆,收获的是民心,促进的是发展。除此之外,淮安还有很多创新做法,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比如,淮安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统筹推进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和面上低收入村持续增收的意见》,除了170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之外,又将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低于18万元的548个村确定为低收入村,纳入帮扶范围。

与此同时,在发展特色农产品上,淮安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充分利用这一独特优势,淮安通过大力发展特优高效种植、特种绿色水产、特色生态休闲“三特”产业,进一步增强省市定经济薄弱村、低收入村、低收入农户的内生发展动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脱贫攻坚也是如此。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在有效应对和防止返贫上实现更大作为,奋力书写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淮安答卷’。”蔡丽新说。

全国政协委员、副市长王红红:

建立现代化疾病控制体系



5月25日上午,央广《新闻和报纸摘要》两会特别策划《只争朝夕 决胜小康》推出报道《补短堵漏 完善医卫体制》,王红红就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公共卫生方面短板、弱项接受了采访。

全文如下: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疫情发生后一个月,蔓延的势头初步遏制;两个月左右,我国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三个月左右,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这些都发生在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

未知的病毒,给疫情防控带来不少困难,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短板。

全国政协委员、淮安市副市长王红红针对疫情防控出现的一些公共卫生方面的短板、弱项,提出修订《传染病防治法》的提案。王红红表示,要以修订《传染病防治法》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疾病控制体系,做好迎接更大挑战的准备。

王红红建议:

一是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研究制定公共卫生母法,明确公共卫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法律地位,确定各级政府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方面的法定责任,在全社会强化“预防为主”的理念。及时修订《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尽快修订完善相关法规的实施细则和规章。

二是改革传染病疫情发布方式,依法赋予疾控机构直接独立对外发布预警信息、疫情信息方面的权力,减少信息报告、沟通过程中的扭曲与失真。

三是通过特定机构或法律赋权,增加特定情况下流行病学调查的强制执行权,被调查人不履行义务或刻意隐瞒某些行为的可移送司法机关等,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全国人大代表,今世缘酒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周素明:

传统产业更应该积极拥抱“新基建”



全国两会期间,周素明就传统产业如何加快实现转型升级接受新华网采访。

全文如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周素明认为,“新基建”为今世缘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可能。

作为中国白酒智能化酿造领跑者,今世缘正通过制定企业数字化战略,构筑数字经济创新之基,提升企业数字化能力,谋求未来发展主动权。

周素明介绍,今世缘企业数字化战略包括三大方面,营销数字化、生产数字化和管理数字化。推进营销数字化,利用基于地理位置定位(LBS)、云计算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实现产品流、费用流、行为流数字化,提升营销过程管理精益化,通过移动营销系统对全国终端网点进行数字化管理,提升消费者服务能力。运用AR技术,打造“酒的酿造”和“缘的认知”沉浸式文化体验店。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准确捕捉不同消费者的个人偏好和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定制化生产,提升顾客满意度。

推进生产数字化,通过对浓香型白酒的发酵工艺及控制要求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固态发酵过程控制难以数字化的痛点,首次将制造执行系统(MES系统)引入到酿酒生产过程管理,对应不同排次、不同层次、不同环境下的酒醅,进行工艺建模,系统实时监测酿造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在线反应生产操作状态,为生产现场检查验证提供数字化信息反馈;对关键工艺节点质量指标进行自动判定,及时形成数字化报警提示,全面实现数字化酿酒生产监控。

推进管理数字化,打造“移动化、平台化、知识化、集成化、社交化”一体化平台,实现核心系统的高度融合、提升流程效率,打造管理闭环的差异化和高效率信息门户服务。

在周素明看来,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行业分化,要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基业常青,就必须以创新为引领,推动制造业升级,推进智能制造,放大智能酿酒效应。

智能化酿酒极大地推动了白酒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周素明表示,在全面改造提升现有产能、不断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追求的同时,今世缘将加大投入启动扩能项目,10万吨陶坛酒库二期、智能化包装物流中心、中华缘文化中心等3个主体项目投资额度超过30亿元。

如今,“互联网+产品研发”、“互联网+市场营销”、“互联网+企业管理”已成为今世缘酒业发展的强劲推手。实现生产、营销、管理数字化,提升智能化酿酒生产水平及个性产品定制能力,借助“新基建”势能,不断追求“看得见的味道”。

作为人大代表,今年两会周素明的建议聚焦疫情后如何拉动内需和复苏市场。他建议,在疫情精准防控的前提下,增加今年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假期天数。假日经济能有效促进消费,通过增加节日假期,可以更好释放消费潜能。

全国人大代表、盱眙县天泉湖镇杜山村业盛鲜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叶红:

做强产业链效益看得见



全国两会期间,李叶红做客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两会云访谈节目,畅谈“收官之年,全面小康啥模样”。

全文如下:

主持人:请介绍一下过去一年的履职情况和村里发生的变化。

李叶红:去年我在探索发展碧根果产业,这个是长效产业。我国碧根果85%是进口的,所以我觉得这个产业有前景。还有针对我们盱眙龙虾,我在调研如何做大品牌,让产业链走向国际市场。

主持人:今年带了什么建议上会?

李叶红:我带了两个建议,都围绕乡村振兴。一是关于加大力度支持江苏三农发展的建议;二是关于加大培育乡村产业发展的建议。

主持人:作为乡村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带头人,请谈谈如何克服疫情影响,发力收官之年?

李叶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我是农民,深深明白,一家一户“小打小闹”的分散经营,无论是抗风险能力还是市场竞争力肯定比不上“一条龙”产业。

比如在我的家乡盱眙,这些年盱眙龙虾的名声很响亮,这都源于在“产业链”上大做文章。今年,盱眙龙虾品牌价值高达203.92亿元,已经连续五年位列全国水产类公用品牌第一名。在这样一块金字招牌的吸引下,全县从事龙虾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人员达20万人以上,已经形成了百亿级规模,经济总产值达150亿元,其中年直接收入7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80亿元,也造就了一批百万“虾王”、千万“虾富”。龙虾产业也由最初单纯的餐饮业带动了现在的现代农业、食品深加工行业、文化旅游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出一条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的龙虾产业链条。

树大好乘凉,产业链发展起来了,自然有更多的人“念虾经”“发虾财”。盱眙今年最新获批了“国家稻虾共生标准化示范区”,种稻、养莲的老百姓,从事乡村旅游的本地农民等等,都能参与进来,共同脱贫致富。

主持人:5月10日《新闻联播》报道了盱眙县近3000家小龙虾餐饮店全部开业、小龙虾百亿级产业链上15万人全面复工的盛况,在您看来,在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的进程中,盱眙的“小龙虾”是如何发挥“大作用”的?

李叶红:小龙虾作为一款“网红产品”对于提振消费、拉动内需、促进就业和增收致富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但为什么盱眙龙虾能够脱颖而出、表现抢眼,引得央视的关注?我想这主要得益于盱眙龙虾健全的产业体系、地方政府积极的产业政策和独特的龙虾风味。

盱眙全县内开设龙虾餐饮店3000家,龙虾深加工企业30家,龙虾养殖面积83.5万亩,龙虾产业的复苏直接带动了本地经济社会的复苏,真的是“一虾先行、诸业并进”。其次,盱眙还先后出台了多项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消费政策,通过鼓励商家延长营业时间、开放深夜营业专区、提供线上服务等措施,促进消费回补升级。此外,盱眙还相继推出了互联网龙虾节、农产品网销直播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全面扩大影响,激发消费潜能,提振经济社会发展信心。再者,我是开荒山、种果树出身,明白味道鲜美才是王道。同理,盱眙龙虾在口味上做到了应有尽有,“十三香”“蒜泥”“清水”“泡菜”等等,能够满足四海吃货们的味蕾。

来源 新华网、央广网、交汇点

融媒体编辑 潘永勇

统筹 何渊


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中,来自淮安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受到央媒、省媒的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蔡丽新:

奋力书写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淮安答卷”



全国两会期间,蔡丽新接受新华网专访,就如何探索一条深化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子进行解读。

全文如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在新一轮脱贫攻坚过程中,淮安在全省率先开展‘阳光扶贫’试点,探索出了一条深化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子。”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委书记蔡丽新说。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蔡丽新一直十分关注扶贫脱贫工作,并带领着淮安人民书写了一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淮安答卷”。

“十三五”时期,淮安决定组织实施新一轮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扶贫标准为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6000元的农户和村集体经济低于18万元的村。到2019年底,淮安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三五”42.2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脱贫、170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出列、重点片区和黄花塘革命老区面貌持续改善和省重点帮扶县区“摘帽”目标。

蔡丽新认为,淮安健全防贫返贫机制,关键要在促进创业就业、强化兜底保障上双向发力。

在促进就业创业方面,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通过劳务协作、产业转移等促进转移就业;对无法外出就业的,通过兴办“扶贫车间”、建设扶贫产业园区,帮助实现家门口就业;对有弱劳动能力的,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就业。在资金补贴方面,去年全市发放扶贫小额贷款约4.16亿元,在低收入农户自愿参与生产经营的前提下,支持低收入农户参与新型经营主体抱团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在强化兜底保障方面,对符合低保条件的低收入农户,按规定程序,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困境儿童分类保障等予以帮扶,做到应保尽保等。

在“两不愁三保障”方面,淮安在全省率先出台《推动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实施办法》,明确具体政策标准,细化16项责任清单,提出“十三查十三看”对照检查方案。基本医疗有保障方面,去年推动落实低收入农户在县域范围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住院费用个人自付部分不超过总费用10%这一政策。义务教育有保障方面,通过建立教育资助数据库、落实资助政策、严控失学辍学率、强化经费保障等措施,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子女全部享受教育资助。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淮安市紧紧围绕“精准扶贫脱贫、阳光透明监管”的目标,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发了以“三层、四库、一端”为主体框架的“阳光扶贫”系统,探索出了一条深化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子。

在蔡丽新看来,“阳光扶贫”是一项创新性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树立的是标杆,收获的是民心,促进的是发展。除此之外,淮安还有很多创新做法,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比如,淮安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统筹推进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和面上低收入村持续增收的意见》,除了170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之外,又将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低于18万元的548个村确定为低收入村,纳入帮扶范围。

与此同时,在发展特色农产品上,淮安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充分利用这一独特优势,淮安通过大力发展特优高效种植、特种绿色水产、特色生态休闲“三特”产业,进一步增强省市定经济薄弱村、低收入村、低收入农户的内生发展动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脱贫攻坚也是如此。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在有效应对和防止返贫上实现更大作为,奋力书写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淮安答卷’。”蔡丽新说。

全国政协委员、副市长王红红:

建立现代化疾病控制体系



5月25日上午,央广《新闻和报纸摘要》两会特别策划《只争朝夕 决胜小康》推出报道《补短堵漏 完善医卫体制》,王红红就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公共卫生方面短板、弱项接受了采访。

全文如下: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疫情发生后一个月,蔓延的势头初步遏制;两个月左右,我国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三个月左右,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这些都发生在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

未知的病毒,给疫情防控带来不少困难,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短板。

全国政协委员、淮安市副市长王红红针对疫情防控出现的一些公共卫生方面的短板、弱项,提出修订《传染病防治法》的提案。王红红表示,要以修订《传染病防治法》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疾病控制体系,做好迎接更大挑战的准备。

王红红建议:

一是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研究制定公共卫生母法,明确公共卫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法律地位,确定各级政府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方面的法定责任,在全社会强化“预防为主”的理念。及时修订《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尽快修订完善相关法规的实施细则和规章。

二是改革传染病疫情发布方式,依法赋予疾控机构直接独立对外发布预警信息、疫情信息方面的权力,减少信息报告、沟通过程中的扭曲与失真。

三是通过特定机构或法律赋权,增加特定情况下流行病学调查的强制执行权,被调查人不履行义务或刻意隐瞒某些行为的可移送司法机关等,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全国人大代表,今世缘酒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周素明:

传统产业更应该积极拥抱“新基建”



全国两会期间,周素明就传统产业如何加快实现转型升级接受新华网采访。

全文如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周素明认为,“新基建”为今世缘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可能。

作为中国白酒智能化酿造领跑者,今世缘正通过制定企业数字化战略,构筑数字经济创新之基,提升企业数字化能力,谋求未来发展主动权。

周素明介绍,今世缘企业数字化战略包括三大方面,营销数字化、生产数字化和管理数字化。推进营销数字化,利用基于地理位置定位(LBS)、云计算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实现产品流、费用流、行为流数字化,提升营销过程管理精益化,通过移动营销系统对全国终端网点进行数字化管理,提升消费者服务能力。运用AR技术,打造“酒的酿造”和“缘的认知”沉浸式文化体验店。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准确捕捉不同消费者的个人偏好和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定制化生产,提升顾客满意度。

推进生产数字化,通过对浓香型白酒的发酵工艺及控制要求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固态发酵过程控制难以数字化的痛点,首次将制造执行系统(MES系统)引入到酿酒生产过程管理,对应不同排次、不同层次、不同环境下的酒醅,进行工艺建模,系统实时监测酿造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在线反应生产操作状态,为生产现场检查验证提供数字化信息反馈;对关键工艺节点质量指标进行自动判定,及时形成数字化报警提示,全面实现数字化酿酒生产监控。

推进管理数字化,打造“移动化、平台化、知识化、集成化、社交化”一体化平台,实现核心系统的高度融合、提升流程效率,打造管理闭环的差异化和高效率信息门户服务。

在周素明看来,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行业分化,要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基业常青,就必须以创新为引领,推动制造业升级,推进智能制造,放大智能酿酒效应。

智能化酿酒极大地推动了白酒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周素明表示,在全面改造提升现有产能、不断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追求的同时,今世缘将加大投入启动扩能项目,10万吨陶坛酒库二期、智能化包装物流中心、中华缘文化中心等3个主体项目投资额度超过30亿元。

如今,“互联网+产品研发”、“互联网+市场营销”、“互联网+企业管理”已成为今世缘酒业发展的强劲推手。实现生产、营销、管理数字化,提升智能化酿酒生产水平及个性产品定制能力,借助“新基建”势能,不断追求“看得见的味道”。

作为人大代表,今年两会周素明的建议聚焦疫情后如何拉动内需和复苏市场。他建议,在疫情精准防控的前提下,增加今年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假期天数。假日经济能有效促进消费,通过增加节日假期,可以更好释放消费潜能。

全国人大代表、盱眙县天泉湖镇杜山村业盛鲜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叶红:

做强产业链效益看得见



全国两会期间,李叶红做客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两会云访谈节目,畅谈“收官之年,全面小康啥模样”。

全文如下:

主持人:请介绍一下过去一年的履职情况和村里发生的变化。

李叶红:去年我在探索发展碧根果产业,这个是长效产业。我国碧根果85%是进口的,所以我觉得这个产业有前景。还有针对我们盱眙龙虾,我在调研如何做大品牌,让产业链走向国际市场。

主持人:今年带了什么建议上会?

李叶红:我带了两个建议,都围绕乡村振兴。一是关于加大力度支持江苏三农发展的建议;二是关于加大培育乡村产业发展的建议。

主持人:作为乡村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带头人,请谈谈如何克服疫情影响,发力收官之年?

李叶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我是农民,深深明白,一家一户“小打小闹”的分散经营,无论是抗风险能力还是市场竞争力肯定比不上“一条龙”产业。

比如在我的家乡盱眙,这些年盱眙龙虾的名声很响亮,这都源于在“产业链”上大做文章。今年,盱眙龙虾品牌价值高达203.92亿元,已经连续五年位列全国水产类公用品牌第一名。在这样一块金字招牌的吸引下,全县从事龙虾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人员达20万人以上,已经形成了百亿级规模,经济总产值达150亿元,其中年直接收入7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80亿元,也造就了一批百万“虾王”、千万“虾富”。龙虾产业也由最初单纯的餐饮业带动了现在的现代农业、食品深加工行业、文化旅游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出一条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的龙虾产业链条。

树大好乘凉,产业链发展起来了,自然有更多的人“念虾经”“发虾财”。盱眙今年最新获批了“国家稻虾共生标准化示范区”,种稻、养莲的老百姓,从事乡村旅游的本地农民等等,都能参与进来,共同脱贫致富。

主持人:5月10日《新闻联播》报道了盱眙县近3000家小龙虾餐饮店全部开业、小龙虾百亿级产业链上15万人全面复工的盛况,在您看来,在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的进程中,盱眙的“小龙虾”是如何发挥“大作用”的?

李叶红:小龙虾作为一款“网红产品”对于提振消费、拉动内需、促进就业和增收致富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但为什么盱眙龙虾能够脱颖而出、表现抢眼,引得央视的关注?我想这主要得益于盱眙龙虾健全的产业体系、地方政府积极的产业政策和独特的龙虾风味。

盱眙全县内开设龙虾餐饮店3000家,龙虾深加工企业30家,龙虾养殖面积83.5万亩,龙虾产业的复苏直接带动了本地经济社会的复苏,真的是“一虾先行、诸业并进”。其次,盱眙还先后出台了多项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消费政策,通过鼓励商家延长营业时间、开放深夜营业专区、提供线上服务等措施,促进消费回补升级。此外,盱眙还相继推出了互联网龙虾节、农产品网销直播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全面扩大影响,激发消费潜能,提振经济社会发展信心。再者,我是开荒山、种果树出身,明白味道鲜美才是王道。同理,盱眙龙虾在口味上做到了应有尽有,“十三香”“蒜泥”“清水”“泡菜”等等,能够满足四海吃货们的味蕾。

来源 新华网、央广网、交汇点

融媒体编辑 潘永勇

统筹 何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