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漫评丨以节庆为媒,促乡村振兴

©原创 曹松青 2021-09-23 09:32

秋高气爽,硕果飘香,稻菽卷起千层浪,祖国大地一派丰收的气象。中秋佳节刚过,又迎来一年一度的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亿万农民自己的节日,各地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站在乡村振兴建设的新起点,各地应以丰收节庆为媒,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走向深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节庆为媒,凝聚感党恩、跟党走的共识。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过去,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农民经历了从忍饥挨饿到基本解决温饱再到小康的过程,农村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今天,立足新征程,做好“三农”工作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义、首要前提。要以举办丰收节庆祝活动为平台,广泛宣传党的富民政策,歌颂党的富民之举,坚定广大农民矢志不渝跟党走、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信念。

以节庆为媒,形成抓改革、促振兴的合力。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党的十九大对乡村振兴提出的新要求。但是反观现实,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村庄布局、乡村基础设施、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村庄治理等方面仍有相当大的改善空间……这些问题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在庆祝丰收、分享喜悦的同时,各地要以节庆为媒广纳贤才,鼓励、动员年轻干部、科技工作者、青年创业者等人才扎根基层、投身乡村,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要充分运用节庆平台,深化区域交流合作、相互借鉴学习改革攻坚经验成果,及时扫除抑制乡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以节庆为媒,营造爱传统、展形象的氛围。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创造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理念广播人心,顺应天时、辛勤耕耘、和衷共济、齐家善邻、修身养德等优良传统深入人心、广为流传。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要致力于培育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农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全社会、全民族的文化自信;要致力于展现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曹松青)

融媒体编辑 童淮玉

责任编辑 宋莹莹

秋高气爽,硕果飘香,稻菽卷起千层浪,祖国大地一派丰收的气象。中秋佳节刚过,又迎来一年一度的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亿万农民自己的节日,各地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站在乡村振兴建设的新起点,各地应以丰收节庆为媒,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走向深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节庆为媒,凝聚感党恩、跟党走的共识。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过去,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农民经历了从忍饥挨饿到基本解决温饱再到小康的过程,农村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今天,立足新征程,做好“三农”工作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义、首要前提。要以举办丰收节庆祝活动为平台,广泛宣传党的富民政策,歌颂党的富民之举,坚定广大农民矢志不渝跟党走、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信念。

以节庆为媒,形成抓改革、促振兴的合力。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党的十九大对乡村振兴提出的新要求。但是反观现实,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村庄布局、乡村基础设施、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村庄治理等方面仍有相当大的改善空间……这些问题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在庆祝丰收、分享喜悦的同时,各地要以节庆为媒广纳贤才,鼓励、动员年轻干部、科技工作者、青年创业者等人才扎根基层、投身乡村,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要充分运用节庆平台,深化区域交流合作、相互借鉴学习改革攻坚经验成果,及时扫除抑制乡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以节庆为媒,营造爱传统、展形象的氛围。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创造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理念广播人心,顺应天时、辛勤耕耘、和衷共济、齐家善邻、修身养德等优良传统深入人心、广为流传。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要致力于培育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农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全社会、全民族的文化自信;要致力于展现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曹松青)

融媒体编辑 童淮玉

责任编辑 宋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