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新老记者强四力 美丽乡村看振兴】鲍集镇:特色产业富乡亲

©原创 沈根 李超 何剑峰 刘晓兰 姜彩兰 孟凡伦 2021-05-22 12:22

一望无垠的洪泽湖,碧波荡漾。沿着湖泊的南岸进入盱眙县鲍集镇境内,淮安日报社原记者、市委宣传部原机关党组书记沈根不禁连连感慨:“变了,变了,全变了。”1999年,沈根在盱眙县鲍集乡(现鲍集镇)采访时,见到的是另一番景象:“1.4万亩连片的低埂高围螃蟹养殖带,宛如一条飘逸耀眼的玉带,镶嵌在烟波浩渺的洪泽湖畔……”(《万亩蟹塘缀金滩——盱眙鲍集乡大力开发特种水乡养殖》刊登于1999年1月22日《淮阴日报》)

1994年,鲍集被市里列为重点扶贫乡。从1995年开始,鲍集把滩涂开发作为兴乡富民的重点工程,大力发展螃蟹养殖,农民人均收入从1994年的不足400元,到1998年增长至3080元。21年过去,退圩还湖,鲍集人养蟹从外湖转战到内塘;鲍集乡变成了鲍集镇,2020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8683元。其间,在这片土地上,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靠湖吃湖闯出富民路

鲍集镇地处盱眙县西部,位于洪泽湖南岸,淮河穿境而过。盱眙鲍贡蟹养殖出口基地紧邻洪泽湖。4月,蟹苗长成了小螃蟹,蜕下了第一茬壳,十来名农户忙着把小螃蟹分出公母,从育苗塘移到精养塘。“家里的稻田流转了,平日里就在这里打工,一年能赚五六万。”60岁的胡泽奇笑着说。该基地常年聘用当地100多名五六十岁的剩余劳动力,带动他们一起增收致富。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销售不太好,仅有8000万元。今年按照现在的势头,预计能超过1个亿。”盱眙县苏合鲍贡水产品销售合作联社理事长杨亚保守估算着。

21年过去,退圩还湖,从外湖转战到内塘,鲍集人把螃蟹养殖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精。“把蜕第一茬壳的螃蟹分出公母,然后投入精养塘里养殖,还是第一次这么做。这样公蟹可以养得更大,上市也早,又避免了打捞时连同母蟹一起打捞上来的麻烦。”杨亚指着不远处的精养塘说。精养塘里,长势良好的水草随波摇荡。相较一般的塘口,精养塘的水质更好,站在岸上远远能看见水里的螃蟹。

作为鲍集第一批养蟹人,党员杨亚带动300多户农户成立盱眙县苏合鲍贡水产品销售合作联社,在鲍集、管仲、淮河三镇承包了6万余亩蟹塘,并注重打造品牌。2012年,他们在国家工商总局为螃蟹注册了“鲍贡”商标,该品牌螃蟹畅销南京、无锡、常州、上海等地,远销欧美多国。

鲍集的螃蟹,有了自己的品牌,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养螃蟹的鲍集人富了,曾经打工的年轻人看到了希望,纷纷回家承包内塘养殖螃蟹。“这两年全镇有1000多名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来养蟹创业。”鲍集镇农村工作和社会事业局局长刘艳龙告诉记者,现在养螃蟹一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还方便照顾老人、孩子,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很有吸引力。

村民在蟹塘忙碌(资料图)

砂土地上的无边春色

新迁村在鲍集镇的西边,春日里,元胡花开得正艳,一望无垠的紫红色在田野里延伸。5月迎来收获季,58岁的王万思站在田边,眼里闪烁着光芒,笑容正在他的嘴角慢慢绽开。“4年了,今年第一次亩产超千斤,第一次亩纯收入超千元,能达到2000元以上!”老家的田里,有了新的“金疙瘩”。

这里的土地,因为砂粒含量高,以前只能种玉米、黄豆、花生等经济效益不高的农作物。“周边人都富了,老家人这么多年却没有多大变化。”王万思原任省军区后勤部副部长,让家乡人富起来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他利用各种人脉资源,多次请专家看土壤、找项目,最终确定引进元胡。

2017年一退休,王万思就回到家乡,拿出全部积蓄,先流转200多亩土地试种元胡。“第一次种,没经验没技术,亩产只有600斤。”但想到要为乡亲们探索一条新的致富路,王万思没有退缩,他从河南郸城、江苏南通请来专业团队,成立合作社,带领村民们继续种植。“经过两年的摸索,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从播种、收获到晾晒,都实现了机械化。”流转的土地从新迁村一个村民小组的2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4个村3000多亩,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元胡种植基地。

“一下子就奔小康了。”75岁的王算章是新迁五组的村民。以前自己承包了8亩地,一年两季收入只有8000余元。2019年土地流转给王万思后,他就在元胡地打工,除草、喷水……“从8月干到来年5月,能挣大约25000块钱呢!”像王算章这样在元胡地里劳作的村民有两三百人。

现在,王万思有个新愿望——等亩产达到1500斤时,号召更多村民一起种,一起致富,形成产业化。“那个时候,我就可以真正退休了。”

绿色田野升起新希望

如今,围绕做大做强农业主导产业,鲍集镇逐步形成沿淮虾稻、沿湖水产、中部药材果蔬的总体产业布局,全镇发展虾稻共生约8万亩、螃蟹等水产养殖约3万亩、规模蔬菜1200亩、中药材4000亩、葡萄300亩、碧根果200亩。

增长还在继续!杨亚盘算着把现有90亩育苗塘扩大到400亩,带动更多养殖户加入合作社,培育效益更高的优种蟹。“王万思的元胡地今年底规模将达到5000亩,再建设一座现代化晾晒厂,做精细化包装,从低端的种植往产业链的高端发展。”杨亚说。

在特色农业不断发展的同时,鲍集镇的农业也正向着更多元的方向前进。

“镇子里养的猪,今年将住上楼房。”刘艳龙介绍,投资20亿元的正邦生猪养殖全产业链项目已经签约,下半年有望投产,采用楼房养殖的模式,将形成50万头生猪的年产量;江苏大庭昌禾香粮油有限公司在6个村投资建设稻谷收储中心,进行稻米深加工,可为农户增加一至两成收入;砂土地上也迎来好消息,来自河南的大户将流转土地种植红高粱,进行酿酒深加工,不久的将来,成片的青纱帐有望成为鲍集的又一大亮点……

新的希望不断涌现,如今的鲍集,处处生机。

记者手记:

坚守、专业!在鲍集采访,无论是采访对象,还是老记者沈根,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就是坚守、专业。

农业是乡镇最深的底色。作为传统的农业大镇,鲍集克服了种种不利因素,因地制宜,坚守阵地,发展和壮大农业,从传统农业到精细农业再到多元化农业,集聚了永谊现代农业、鲍贡蟹水产养殖、新迁中药材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广的现代农业项目,呈现规模趋大、结构趋优、层次趋高的良好发展态势,鲍集农业品牌的凝聚力、辐射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因为坚守、专业,杨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养殖螃蟹,一直坚守到现在,有了联合合作社,有了螃蟹品牌,有了国际市场。更因为专业,杨亚开始培育优质蟹苗,开始精细化养蟹;王万思退休后回到家乡,在毫无经验、第一年亏损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坚守,终于成为元胡种植专家,迎来丰收;沈根,从做记者的第一天起,就坚守在农业条口,深入农村、报道农村,淮安的每个乡镇都留下了他采访的足迹,从地理位置、发展特点到产业基础,都了如指掌,成为报道农村题材新闻的专家……

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鲍集镇将继续坚守做强农业这条主线,向着更专业更多元的方向发展。

       新闻指导 沈根

融媒体记者 李超 何剑峰 刘晓兰 姜彩兰 孟凡伦

融媒体编辑 白留伟

一望无垠的洪泽湖,碧波荡漾。沿着湖泊的南岸进入盱眙县鲍集镇境内,淮安日报社原记者、市委宣传部原机关党组书记沈根不禁连连感慨:“变了,变了,全变了。”1999年,沈根在盱眙县鲍集乡(现鲍集镇)采访时,见到的是另一番景象:“1.4万亩连片的低埂高围螃蟹养殖带,宛如一条飘逸耀眼的玉带,镶嵌在烟波浩渺的洪泽湖畔……”(《万亩蟹塘缀金滩——盱眙鲍集乡大力开发特种水乡养殖》刊登于1999年1月22日《淮阴日报》)

1994年,鲍集被市里列为重点扶贫乡。从1995年开始,鲍集把滩涂开发作为兴乡富民的重点工程,大力发展螃蟹养殖,农民人均收入从1994年的不足400元,到1998年增长至3080元。21年过去,退圩还湖,鲍集人养蟹从外湖转战到内塘;鲍集乡变成了鲍集镇,2020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8683元。其间,在这片土地上,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靠湖吃湖闯出富民路

鲍集镇地处盱眙县西部,位于洪泽湖南岸,淮河穿境而过。盱眙鲍贡蟹养殖出口基地紧邻洪泽湖。4月,蟹苗长成了小螃蟹,蜕下了第一茬壳,十来名农户忙着把小螃蟹分出公母,从育苗塘移到精养塘。“家里的稻田流转了,平日里就在这里打工,一年能赚五六万。”60岁的胡泽奇笑着说。该基地常年聘用当地100多名五六十岁的剩余劳动力,带动他们一起增收致富。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销售不太好,仅有8000万元。今年按照现在的势头,预计能超过1个亿。”盱眙县苏合鲍贡水产品销售合作联社理事长杨亚保守估算着。

21年过去,退圩还湖,从外湖转战到内塘,鲍集人把螃蟹养殖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精。“把蜕第一茬壳的螃蟹分出公母,然后投入精养塘里养殖,还是第一次这么做。这样公蟹可以养得更大,上市也早,又避免了打捞时连同母蟹一起打捞上来的麻烦。”杨亚指着不远处的精养塘说。精养塘里,长势良好的水草随波摇荡。相较一般的塘口,精养塘的水质更好,站在岸上远远能看见水里的螃蟹。

作为鲍集第一批养蟹人,党员杨亚带动300多户农户成立盱眙县苏合鲍贡水产品销售合作联社,在鲍集、管仲、淮河三镇承包了6万余亩蟹塘,并注重打造品牌。2012年,他们在国家工商总局为螃蟹注册了“鲍贡”商标,该品牌螃蟹畅销南京、无锡、常州、上海等地,远销欧美多国。

鲍集的螃蟹,有了自己的品牌,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养螃蟹的鲍集人富了,曾经打工的年轻人看到了希望,纷纷回家承包内塘养殖螃蟹。“这两年全镇有1000多名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来养蟹创业。”鲍集镇农村工作和社会事业局局长刘艳龙告诉记者,现在养螃蟹一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还方便照顾老人、孩子,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很有吸引力。

村民在蟹塘忙碌(资料图)

砂土地上的无边春色

新迁村在鲍集镇的西边,春日里,元胡花开得正艳,一望无垠的紫红色在田野里延伸。5月迎来收获季,58岁的王万思站在田边,眼里闪烁着光芒,笑容正在他的嘴角慢慢绽开。“4年了,今年第一次亩产超千斤,第一次亩纯收入超千元,能达到2000元以上!”老家的田里,有了新的“金疙瘩”。

这里的土地,因为砂粒含量高,以前只能种玉米、黄豆、花生等经济效益不高的农作物。“周边人都富了,老家人这么多年却没有多大变化。”王万思原任省军区后勤部副部长,让家乡人富起来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他利用各种人脉资源,多次请专家看土壤、找项目,最终确定引进元胡。

2017年一退休,王万思就回到家乡,拿出全部积蓄,先流转200多亩土地试种元胡。“第一次种,没经验没技术,亩产只有600斤。”但想到要为乡亲们探索一条新的致富路,王万思没有退缩,他从河南郸城、江苏南通请来专业团队,成立合作社,带领村民们继续种植。“经过两年的摸索,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从播种、收获到晾晒,都实现了机械化。”流转的土地从新迁村一个村民小组的2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4个村3000多亩,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元胡种植基地。

“一下子就奔小康了。”75岁的王算章是新迁五组的村民。以前自己承包了8亩地,一年两季收入只有8000余元。2019年土地流转给王万思后,他就在元胡地打工,除草、喷水……“从8月干到来年5月,能挣大约25000块钱呢!”像王算章这样在元胡地里劳作的村民有两三百人。

现在,王万思有个新愿望——等亩产达到1500斤时,号召更多村民一起种,一起致富,形成产业化。“那个时候,我就可以真正退休了。”

绿色田野升起新希望

如今,围绕做大做强农业主导产业,鲍集镇逐步形成沿淮虾稻、沿湖水产、中部药材果蔬的总体产业布局,全镇发展虾稻共生约8万亩、螃蟹等水产养殖约3万亩、规模蔬菜1200亩、中药材4000亩、葡萄300亩、碧根果200亩。

增长还在继续!杨亚盘算着把现有90亩育苗塘扩大到400亩,带动更多养殖户加入合作社,培育效益更高的优种蟹。“王万思的元胡地今年底规模将达到5000亩,再建设一座现代化晾晒厂,做精细化包装,从低端的种植往产业链的高端发展。”杨亚说。

在特色农业不断发展的同时,鲍集镇的农业也正向着更多元的方向前进。

“镇子里养的猪,今年将住上楼房。”刘艳龙介绍,投资20亿元的正邦生猪养殖全产业链项目已经签约,下半年有望投产,采用楼房养殖的模式,将形成50万头生猪的年产量;江苏大庭昌禾香粮油有限公司在6个村投资建设稻谷收储中心,进行稻米深加工,可为农户增加一至两成收入;砂土地上也迎来好消息,来自河南的大户将流转土地种植红高粱,进行酿酒深加工,不久的将来,成片的青纱帐有望成为鲍集的又一大亮点……

新的希望不断涌现,如今的鲍集,处处生机。

记者手记:

坚守、专业!在鲍集采访,无论是采访对象,还是老记者沈根,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就是坚守、专业。

农业是乡镇最深的底色。作为传统的农业大镇,鲍集克服了种种不利因素,因地制宜,坚守阵地,发展和壮大农业,从传统农业到精细农业再到多元化农业,集聚了永谊现代农业、鲍贡蟹水产养殖、新迁中药材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广的现代农业项目,呈现规模趋大、结构趋优、层次趋高的良好发展态势,鲍集农业品牌的凝聚力、辐射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因为坚守、专业,杨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养殖螃蟹,一直坚守到现在,有了联合合作社,有了螃蟹品牌,有了国际市场。更因为专业,杨亚开始培育优质蟹苗,开始精细化养蟹;王万思退休后回到家乡,在毫无经验、第一年亏损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坚守,终于成为元胡种植专家,迎来丰收;沈根,从做记者的第一天起,就坚守在农业条口,深入农村、报道农村,淮安的每个乡镇都留下了他采访的足迹,从地理位置、发展特点到产业基础,都了如指掌,成为报道农村题材新闻的专家……

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鲍集镇将继续坚守做强农业这条主线,向着更专业更多元的方向发展。

       新闻指导 沈根

融媒体记者 李超 何剑峰 刘晓兰 姜彩兰 孟凡伦

融媒体编辑 白留伟